文言阁

当前位置:主页 > 故事会 > 故事荟萃 >

民间故事:岳飞之死

2022-08-29 18:31:55 来源:文言阁 作者:admin
导读:削兵权与 岳飞之死,南宋政权诞生后,为对付金军、流寇与农民起义,朝廷不得不默许南渡诸大将在镇压流寇集团与农民起义时将溃兵与农民整编入伍。这样,南宋初年的兵权经历了一个由分

削兵权与 岳飞之死

南宋政权诞生后,为对付金军、流寇与农民起义,朝廷不得不默许南渡诸大将在镇压流寇集团与农民起义时将溃兵与农民整编入伍。这样,南宋初年的兵权经历了一个由分到专的过程,日渐集中到少数将帅的麾下。

武将的政治地位也随之急剧上升,诸大将如张俊、刘光世、杨存中、韩世忠、吴玠、岳飞都官拜两镇节度使,张俊、刘光世、韩世忠还加到三镇。在经济上,他们以充实军费为名,军队经商,侵夺国家财利。武将势力做大是建炎、绍兴年间有目共睹的事实,这与宋太祖建制以来抑制武将的祖宗家法是格格不入的。

大约从建炎末年以来,不同派别的文臣就以祖宗家法捍卫者的身份提出形形色色削兵权的方案。

高宗绝非庸主,在削兵权时机未成熟前,他一方面以高官厚禄和土地财货笼络诸大将,一方面说些“势合则雄”的话头稳住诸将。

在流寇集团与农民武装已经剪除,宋金战局也大体稳定后,高宗就开始默许右丞相张浚行动了。

张浚削兵权的第一刀砍向刘光世。绍兴七年二月,高宗与张浚任命岳飞为湖北京西宣抚使,并通过岳飞给刘光世的部将颁布了一道“听飞号令,如朕亲行”的御札,做出将让岳飞率领淮西军北伐的假象,既用以稳定刘光世统领的淮西军的军心,也借此避免其他诸大将的疑忌。

岳飞满心欢喜,以为真可以实现北伐的夙愿,就向张浚提出统兵十万恢复中原的计划,高宗、张浚却突然变卦,拒绝将淮西军交给岳飞北伐。高宗的理由是,淮甸(即淮河流域之意)之兵乃驻跸行在的保障,淮甸一旦失守,朝廷何以存身?

岳飞对高宗、张浚出尔反尔十分愤慨,自请解除兵权,上庐山为母守丧。高宗对岳飞撂挑子大为震怒,但深知夺其兵柄的时机尚不成熟,便一再下诏,希望他“国而忘家,移孝为忠”,“许卿以恢复之事”,促其出山,但岳飞仍恳请守孝终制。高宗不得不下最后通牒,警告岳飞倘再迁延,“其属官等并当远窜”,威胁将严惩岳家军将领。迫不得已,岳飞只得下山统军。这次守丧事件也埋下了日后宋高宗对岳飞的杀机。

岳飞之死与削兵权关系错综复杂。削兵权并非必然要导致岳飞之死,因为三大将的兵权到最后确实已经平稳转移到三省、枢密院手里,也并没有任何反侧动乱的迹象,高宗完全可以对他们“保全于始终”。

但高宗与秦桧在和议、削兵权以及杀岳飞问题上各怀鬼胎,互相利用。在秦桧看来,岳飞成为他向金投降的最大障碍,不杀岳飞,难成和议;而从高宗角度看,殺岳飞主要并非为了和议,更重要的是所谓“示逗留之罚与跋扈之诛”,杀鸡儆猴,以便他驾驭诸将,也因为憎恶岳飞“议迎二帝,不专于己”,替自己出一口恶气。在岳飞之死的问题上,高宗、秦桧都在玩弄“交相用而曲相成”的把戏。于是,岳飞非死不可。

相关阅读

  • 迷路总比无路好

    迷路总比无路好

    古保祥 有一位喜欢野外探险的人,一次在乞力马扎罗山迷路,和同伴走散了,在一片大森林里过了一个晚上。不敢在地上栖息,他选择了在树上,渴了吸树液,饥了掏鸟蛋。整个夜晚,他都与

  • 致命无弦琴

    致命无弦琴

    演奏家坠楼 “玉女歌手安冰,偕绯闻男友、青年小提琴演奏家洪加,赴晋城新视界大剧院举行个人演唱会。”这个消息让刑警小王高兴坏了,他不仅是安冰的“粉丝”,也是洪加的“粉

  • 火车司机的礼物

    火车司机的礼物

    他是个火车司机。坐在驾驶室时,火车飞速行驶在铁轨上,他总是全神贯注。而只有走到马头镇的岔路口,他才会朝旁边的一片村庄看一眼。那是个小村子,高地上有一排红砖房。他先是

  • 上海故事:温情

    上海故事:温情

    老韩买了新房,要搬家,于是一大早来到街道拐角处,那里有一个自发形成的民工集散地,什么样的工种都能找到。 老韩的电动车刚一停下,“呼啦”一下就围上来好多人,个个一脸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