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阁

当前位置:主页 > 故事会 > 故事荟萃 >

年代旧事:“绍兴师爷”

2022-09-28 16:08:32 来源:文言阁 作者:admin
导读:民国第一师爷,野心昭然,蒋介石招贤纳士,培植飞鸿羽翼; 感遇忘身,陈布雷援笔成章,助力舆论之战; 释兵权,斥汉奸,一身正气;进忠言,舍性命,享誉完人! 若说浙江绍兴有什么“

民国第一师爷

野心昭然,蒋介石招贤纳士,培植飞鸿羽翼;

感遇忘身,陈布雷援笔成章,助力舆论之战;

释兵权,斥汉奸,一身正气;进忠言,舍性命,享誉完人!

若说浙江绍兴有什么“品牌”对外影响较大,在人们眼里,除了鲁迅、徐文长等名人和“绍兴老酒”等特产之外,“绍兴师爷”也堪称一绝。

清代官场有一句流传极广的谚语:“无绍不成衙”,其含义是指清代各级衙门中大多都有绍兴籍的幕僚和书吏。

“绍兴师爷”能受到各级衙门的欢迎和礼聘,主要与他们素养较高、精明干练、善治案牍等优点有关。

按照各自职责的不同,“绍兴师爷”通常分为四类:“书启师爷”、“刑名师爷”、“钱粮师爷”、“账房师爷”。

所谓“书启师爷”,是指专门替幕主起草各类文案,如给上司的禀帖、夹单、双红,给同僚的信函、应酬等,又因州官县令负有考核地方生童学业的责任,所以他们还要帮幕主拟定考题、批阅考卷等。

所谓“刑名师爷”,则专门协助幕主审理刑事案件。这一类师爷以精通律例、法令、成例及公文程式、办事章法等著称。

所谓“钱粮师爷”,则专门协助幕主办理钱粮奏销、地丁人口、门牌清册、田地丈量、开仓赈济、杂税征收、奉宪采买这一类业务。他们精于书算,全是一流或二流的“会计师”和“统计员”。

所谓“账房师爷”,在有的衙门里,这活儿由“钱粮师爷”兼着,也有专门用一个人的。他们替幕主另管着几本暗账,比如三节两寿该给各级上司送多少孝敬,各级上司衙门里的师爷、大爷、二爷们又该给多少贿赂,对平时京里、省府上派来查河工、查防务、查地丁、查驿站、查监狱、查钱粮的官员们,应该各给多少应酬等,全在这几本暗账上记着。此外,衙门上下的办公经费的收支账,一般也都由这“账房师爷”掌管着。

“绍兴师爷”是封建官僚体制的产物,是权力的“寄生虫”,和幕主存在着紧密的人身依附关系,往往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解放后,随着封建官僚体制在中国大陆的彻底崩溃,“绍兴师爷”就失去了原有的市场,走向了消亡。

而历史上最后一位“绍兴师爷”,不是别人,正是大独裁者蒋介石的首席幕僚——陈布雷。

陈布雷出生于浙江慈溪一户耕读之家,6岁起,在父亲陈依仁的亲自指导下,他就熟读了《毛诗》、《礼记》、《春秋》、《左传》等儒学经典。12岁时,他在大哥陈屺怀处阅读到了《时务报》等刊物,尤喜阅览《新民丛报》、《新小说》、《浙江潮》、《警世钟》等书刊。13岁时,他到宁波府应试参加科举考试,成为“末代秀才”。到了23岁时,他转任为上海《商报》编辑部主任,以反对列强、笔伐军阀为己任,针砭时弊,笔锋犀利,文名赫赫,时人将他和《大公报》一代主笔张季鸾相提并论,誉为“北张南陈”。

相关阅读

  • 迷路总比无路好

    迷路总比无路好

    古保祥 有一位喜欢野外探险的人,一次在乞力马扎罗山迷路,和同伴走散了,在一片大森林里过了一个晚上。不敢在地上栖息,他选择了在树上,渴了吸树液,饥了掏鸟蛋。整个夜晚,他都与

  • 火车司机的礼物

    火车司机的礼物

    他是个火车司机。坐在驾驶室时,火车飞速行驶在铁轨上,他总是全神贯注。而只有走到马头镇的岔路口,他才会朝旁边的一片村庄看一眼。那是个小村子,高地上有一排红砖房。他先是

  • 致命无弦琴

    致命无弦琴

    演奏家坠楼 “玉女歌手安冰,偕绯闻男友、青年小提琴演奏家洪加,赴晋城新视界大剧院举行个人演唱会。”这个消息让刑警小王高兴坏了,他不仅是安冰的“粉丝”,也是洪加的“粉

  • 上海故事:温情

    上海故事:温情

    老韩买了新房,要搬家,于是一大早来到街道拐角处,那里有一个自发形成的民工集散地,什么样的工种都能找到。 老韩的电动车刚一停下,“呼啦”一下就围上来好多人,个个一脸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