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阁

当前位置:主页 > 故事会 > 故事荟萃 >

故事会:舅爷爷家的汤圆店

2022-09-04 22:03:00 来源:文言阁 作者:admin
导读:抬阁娘子,奶奶已经八十多岁了,但耳朵还很灵敏,走起路来也挺利索。 大家都喜欢奶奶,因为她每天乐呵呵的,而且,她听得懂年轻人的话。年纪大了,听得懂年轻人的话怪难的

抬阁娘子

奶奶已经八十多岁了,但耳朵还很灵敏,走起路来也挺利索。

大家都喜欢奶奶,因为她每天乐呵呵的,而且,她听得懂年轻人的话。年纪大了,听得懂年轻人的话怪难的。

比如那天孙女在电话这头对男朋友说:“这个星期我要加班,咱们不见面了,就线上聊,隔空对话。”于是,奶奶就嘀咕:隔空对话,这事情我十多岁时就干过。

孙女来了兴趣,缠着奶奶讲她那“隔空对话”的事。

奶奶就绘声绘色地说起了高桥会:“告诉你,以前咱高桥的庙会才热闹呢。别的地方的庙会算啥呀,就是买买东西,赶赶集。”

高桥会是有来由的。宋代,靖康之变后,康王逃到了宁波。当时,驻守高桥的大将军张俊梦见晋代的县令梁山伯托梦:鄞西一带不是盛产蔺草做的草席吗?把草席铺在道路上!后来金兵踏上光滑的草席就人仰马翻,宋金大战首次告捷。康王后来登基,成了宋高宗,为了庆贺,也为了纪念阵亡将士,降旨建庙立祠。当地乡绅发起了迎神赛会。每年农历三月初,会期三到四天,从南宋到民国,规模盛大。会上,大令、旱船、彩旗、高跷、抬阁、舞龙、舞狮……各种会器,争奇斗巧。锣鼓喧天,铳声震耳,甭说多热闹了。方圆几十里都有人来。那些天,家家户户要收拾得干干净净,沐浴,吃斋,不许有口角。后来,因为抗战,间断了二十年。

抗战胜利后,老百姓又举行了高桥会。

奶奶当时才十多岁,眉清目秀,聪明伶俐,村里让她去当抬阁娘子。抬阁娘子就是由孩子扮演戏里的角色,像白娘子、何仙姑、许仙之类的,坐在高高的抬阁上游街。她这次是扮天女,穿上戏衣,提着花篮,沿路撒花。

她欢天喜地,她哥哥却一筹莫展。家里说,高桥会一过,就要给哥哥物色姑娘。哥哥喜欢王记汤圆店的姑娘,但又不敢说出来。他们小时候是同学,在一位姓柳的塾师那里上学。那老师很开化但也很保守。他赞同女孩子读书,但是,又坚持“男女授受不亲”,男生女生各坐两边,界限分明,就是递一本书也不能用手递,得一位走上去放在桌上,另一位去取。哥哥跟王家女孩没说过一句话,但是,心里却喜欢得紧,一直不能忘记她。

姐姐一再追问,哥哥才说了實话。这时,小妹突然异想天开地对哥哥说:“我扮抬阁娘子撒花,你做一朵玫瑰花。她家在街边,抬阁肯定要经过,我就把花撒给她,你做好记号,让她知道是你,好吗?能不能看见她,就看你的运气了。”

高桥会好热闹,壮汉们抬着抬阁,好多中年妇女上了妆,跳着舞着,好多人在旁边看,有些小孩子直接爬上了树。当时风气还是比较保守,年轻的姑娘,只能在家里看。王家姑娘就在楼上看,那木结构的楼也不太高,她打开小窗,看着楼下的旱船、花灯,看着几个抬阁过去,抬阁上小公主、白娘子、织女等,都是十来岁小孩扮演的,有些还摇啊摇的。突然,她看到一个抬阁娘子是天女,还在撒花呢。小天女经过她窗前时,把一朵红色的花抛了进来。她接住了,心里好喜欢。那花里还有名字,里面还有纸条。原来是他!那个文质彬彬、经常受塾师表扬的他。她的心突突地跳。

相关阅读

  • 上海故事:温情

    上海故事:温情

    老韩买了新房,要搬家,于是一大早来到街道拐角处,那里有一个自发形成的民工集散地,什么样的工种都能找到。 老韩的电动车刚一停下,“呼啦”一下就围上来好多人,个个一脸渴

  • 火车司机的礼物

    火车司机的礼物

    他是个火车司机。坐在驾驶室时,火车飞速行驶在铁轨上,他总是全神贯注。而只有走到马头镇的岔路口,他才会朝旁边的一片村庄看一眼。那是个小村子,高地上有一排红砖房。他先是

  • 迷路总比无路好

    迷路总比无路好

    古保祥 有一位喜欢野外探险的人,一次在乞力马扎罗山迷路,和同伴走散了,在一片大森林里过了一个晚上。不敢在地上栖息,他选择了在树上,渴了吸树液,饥了掏鸟蛋。整个夜晚,他都与

  • 致命无弦琴

    致命无弦琴

    演奏家坠楼 “玉女歌手安冰,偕绯闻男友、青年小提琴演奏家洪加,赴晋城新视界大剧院举行个人演唱会。”这个消息让刑警小王高兴坏了,他不仅是安冰的“粉丝”,也是洪加的“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