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野传闻:木工高手
木匠王

中牟县谢庄镇西场村最初有木匠,是在清朝雍正年间,此后,西场村的木匠手艺占谢庄镇之先。
西场村虽然只有三百多口人,但是,从村子南头到村子北头,从村子东头到村子西头,随随便便就能找出几十个木匠,而且一个个技艺不凡。每到农闲的时候,木匠们除了带着工具到外面去做木工活挣钱养家之外,还会在谢庄镇上进行木工技艺比赛。比赛的时候,就在谢庄镇南边的王家木匠铺里,摆上木料和工具,参加比赛的人便撸起袖子上阵,开始酣战不止了。但是,几百年来,谢庄镇的人们谈论最多的还是西场村绰号“木匠王”的王凤武的王家木工技艺。
要说起来,这王家木工技艺闻名于世,就是从王凤武开始的。王凤武生于乾隆年间西场村的一户贫困之家,其父王定三酷爱木工,自从做了一张床而赢了东家的八亩好地之后,名声自然很快就在谢庄镇甚至整个中牟县传扬了开来。
有一天,邻县非常有名的木匠李二耀专程到西场村找王凤武的父亲王定三一决胜负。两个人比到第三局的时候,已经是日落西山。因为前两局两个人比了个平手,此局要想赢便更为艰难。
就在夜幕降临之时,王凤武的父亲王定三做的一把椅子和李二耀相比已出现不足,眼看败局已定。趁李二耀得意扬扬之时,王凤武赶紧给父亲王定三指点了一下,王定三急忙改变那把椅子的不足,局势才转危为安。接着,王定三娴熟地使用刨子等工具对椅子精雕细琢,势如破竹,两个人的椅子做好了,王定三终于赢了。第二天,王凤武一家就搬进谢庄镇上的一家四合院内。此时,王凤武年仅十二岁。
十六岁那年,王凤武终于战胜了谢庄镇上的所有木匠,被谢庄镇的士绅们尊为“木匠王”。不久,王凤武便背着谢庄镇的士绅们送来的银锭和金条,打着“寻觅天下第一高手”的旗子,离开谢庄镇,去外地寻找对手了。
一转眼,春夏秋冬,季节更替了八次。二十四岁的王凤武走过了一百多个州郡府县,仍然没有寻找到和自己势均力敌的对手,因此,他仍然举着写有“寻觅天下第一高手”的旗子,意气风发地走在山川江河与乡野城镇之间。
这一天,王凤武来到了河北保定府,见到了当地最具盛名的木匠周存恩。周存恩乃是人中之龙,不仅木工技艺精妙绝伦,而且读书破万卷,学识渊博,自诩木工技艺冠盖华夏。此时,周存恩的老母亲病重在床,但是,他见了王凤武写有“寻觅天下第一高手”的旗子,心中颇为不服,当即表示要和王凤武一比高低。
于是,這天吃过早饭后,在保定府城外的一座土坡上的“畅意亭”里,王凤武与周存恩开始比试木工技艺。两个人的比试从早到晚,周存恩连输三局,仍是不服,约定明天吃过早饭后再次比试。不料,第二天,周存恩那病重的老母亲撒手去世。王凤武见周存恩痛失慈母,心中顿生悔意,他觉得自己千不该万不该在周存恩的老母亲病重在床时来炫耀技艺,伤害周存恩的自尊心。
相关阅读
-
上海故事:温情
老韩买了新房,要搬家,于是一大早来到街道拐角处,那里有一个自发形成的民工集散地,什么样的工种都能找到。 老韩的电动车刚一停下,“呼啦”一下就围上来好多人,个个一脸渴
-
致命无弦琴
演奏家坠楼 “玉女歌手安冰,偕绯闻男友、青年小提琴演奏家洪加,赴晋城新视界大剧院举行个人演唱会。”这个消息让刑警小王高兴坏了,他不仅是安冰的“粉丝”,也是洪加的“粉
-
火车司机的礼物
他是个火车司机。坐在驾驶室时,火车飞速行驶在铁轨上,他总是全神贯注。而只有走到马头镇的岔路口,他才会朝旁边的一片村庄看一眼。那是个小村子,高地上有一排红砖房。他先是
-
迷路总比无路好
古保祥 有一位喜欢野外探险的人,一次在乞力马扎罗山迷路,和同伴走散了,在一片大森林里过了一个晚上。不敢在地上栖息,他选择了在树上,渴了吸树液,饥了掏鸟蛋。整个夜晚,他都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