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故事:一杯太平茶,换一个太平盛世
太平神饮
	
南宋末年,蒙古元戎大军加快征并中国南方步伐,铁蹄所过之处,鸡犬不留,一片荒芜。
蒙古大军兵分三路,破襄阳、屠扬州、直逼临安,形势危急。朝廷下诏,全国紧急动员,招募军队,抗击蒙古贼寇。可很多臣僚推三阻四,不愿响应。国破家亡的危急时刻,不甘屈服的爱国大臣李纲、陆秀夫等逃出临安城,拥立赵昰为宋端宗,建立“行朝”,成立抗元救亡政府;爱国将领、左丞相文天祥率领的一万余人奋勇抵抗敌军,取得首战大捷。此后,又连胜,攻克会昌、吉州,兵围赣州。文将军的连胜战绩鼓舞着当时的救亡战线,被南宋“行朝”皇帝赵昰誉为“南天一柱”。文将军观察时局,权衡利弊,利用复杂地势、民心向汉之优势,顽强保家卫国,痛击外敌。
这一天,文将军在行军途中遭叛徒告密,侵略军与山匪里应外合,埋伏在必经的狭隘关口,一场鏖战之后,文天祥部损失惨重,只得辗转在赣西南的崇山峻岭之间,隐蔽在赣南镇的文笔峰的密林里,做短期休整,以待突围。
山大林密,正值盛夏,连续半年的生死搏斗,将士们都已疲惫不堪。林子里满地都是毒虫、毒蛇,空气里弥漫着瘴气;破伤风、疟疾、败血病以及各种森林疾病困扰着每一个人,身体羸弱的士兵们更是苦不堪言,加之水土不服,多半都大病了一场。伤员伤势无法治愈,部队已经濒临山穷水尽之际,文天祥将军身感内忧外患,心绪烦躁,陷入无边的悲痛之中。
一夜,文将军率军驻扎在山顶禅寺旁边,他口舌生疮,心情沮丧。在营帐里如豆的灯光下,将军正欲奋笔疾书,抒发情志,不料一回头,见寺院一城长老手捧一盏茶,进了营帐,说:“佛门净地,可以食无酒,岂能诗无茶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能写出此等千古绝句的当世文曲星,实在是配饮我这上等的太平猴魁!施主请!”将军接过茶,小呷一口,茶汤在口中回旋,顿觉口腔爽朗。细看杯中之茶,但见绿中泛着金黄,茶汤宛如琥珀之色,仔细回味,竟自不能罢口,索性一饮而尽,顿觉得忧虑尽退,眼亮心明,体内浊气一扫而空。
是夜,将军口鼻生香,那口中的茶香再也挥之不去。此后,将军一连数日亲拜长老,向他请教缓解瘴气疫疠的偏方。长老带将军于深山老林中转悠半晌,在一山腰间驻足。将军放眼望去,周围山泉幽幽,泉清且甘,一条条瀑布从山间倾泻而下,打在岩石上,化成水珠,水珠变成了雾,在山腰间凝成朵朵白云。一大片自然生长的老茶树一眼望不到边,郁郁葱葱,香气扑鼻,将军顿有身处仙境之感。
一城长老说:“此茶,名曰猴魁,生于天地之间,采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茶里藏泉,茶中有山,又称为山水茶。茶树接受雨露阳光特殊眷顾,蕴含着极多之妙处,为清热解毒之极品,将军可以茶代药,赐予将士们饮用、敷伤。老衲没有多余食物供应将士,但可以说服周围百姓将自己家藏的茶叶以‘天下太平的名义献出,虽不能解决将士们的温饱,但可提气长精神,消炎医病啊!这也算我山中的大宋臣民们为国家所效的绵薄之力吧。”说完,一城长老微微含笑,双手合十,悄然离去。
相关阅读
-  
             致命无弦琴演奏家坠楼 “玉女歌手安冰,偕绯闻男友、青年小提琴演奏家洪加,赴晋城新视界大剧院举行个人演唱会。”这个消息让刑警小王高兴坏了,他不仅是安冰的“粉丝”,也是洪加的“粉 
-  
             火车司机的礼物他是个火车司机。坐在驾驶室时,火车飞速行驶在铁轨上,他总是全神贯注。而只有走到马头镇的岔路口,他才会朝旁边的一片村庄看一眼。那是个小村子,高地上有一排红砖房。他先是 
-  
             上海故事:温情老韩买了新房,要搬家,于是一大早来到街道拐角处,那里有一个自发形成的民工集散地,什么样的工种都能找到。 老韩的电动车刚一停下,“呼啦”一下就围上来好多人,个个一脸渴 
-  
             迷路总比无路好古保祥 有一位喜欢野外探险的人,一次在乞力马扎罗山迷路,和同伴走散了,在一片大森林里过了一个晚上。不敢在地上栖息,他选择了在树上,渴了吸树液,饥了掏鸟蛋。整个夜晚,他都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