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阁

当前位置:主页 > 故事会 > 故事荟萃 >

故事会:寻找“王同志”(2)

2022-09-14 23:12:54 来源:文言阁 作者:admin
导读:夜送密信,照样是王同志推车,我拉车。但是,我的脚打了水疱,小腿还是很疼痛。 再看王同志,已经不像来时那样精神紧张了。走出二十多里后,突然,我被小路

夜送密信

照样是王同志推车,我拉车。但是,我的脚打了水疱,小腿还是很疼痛。

再看王同志,已经不像来时那样精神紧张了。走出二十多里后,突然,我被小路上的一堆土坷垃绊倒,本来就难受的腿脚更加疼痛。

爬起来再走时,不仅疼痛难忍,而且行走起来更慢了。王同志怕遇上敌人发生危险,让我坐在他推着的车上,以便走快点,而我怕给王同志增加负担,坚决不上车。我咬紧牙关,一瘸一拐地坚持着走下去。绕过鬼子炮楼后,腿脚竟不那么疼了,步行速度也快了很多。

就这样,又是一个晚上,我们跋涉了六十余里的路程,在天亮之前,平安返回区政府所在地,胜利完成任务,受到了刘区长的表扬。

寻找“王同志”

我跟随“王同志”完成夜送密信任务后,他对我说了一句话:“把小日本赶出中国后,再见!”然后,他抬脚就走了,从此,便再无信息。

“王同志”留给我的印象是:胆大心细,雷厉风行,头脑敏捷,无事不知。在我心目中,“王同志”他就是个英雄,所以,我很佩服他。

我总是希望能够再见到他。有时候,我问身为村长的父亲那位“王同志”去了哪里时,父亲便说:“小孩子,不该问的不要问。”后来我的精力主要放在了学习上,“王同志”的事也就暂时放下了。

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后,我又想起“王同志”。

在我的印象中,“王同志”好像说过“白塔”二字。“白塔”像是个村名,但是,又不知哪个县有这个村。

1947年,领导送我去衡水湰运中学高师班学习,我步行路过武邑县审坡村时,遇上审坡大集,我上前问赶集的老乡:“你们这里有个白塔村吗?”老乡回答道:“有,你已经走过了。”老乡接着说道:“你路过的,有好几个白塔,你要找哪个白塔?”

噢,白塔在这里!总算找到了,我很高兴。

因为时间紧,为了赶路,我不能再往回走,谢过老乡后,我就继续赶路了。

1948年,我高师班结业,回阜东县路过白塔村,我下定决心,要在白塔把“王同志”的情况搞清楚。

走进白塔村,一问老乡,老乡说这里有三个白塔村,一个是姜白塔,一个是戚白塔,还有一个是大白塔。老乡们说你找的这个人,我们都不认识。

来到姜白塔村,找到一位村干部,我把“王同志”的概况说了一遍。

那位村干部说我要找的这个人,可能是自己近邻。村干部继续说:“他不姓王,也不姓常,更不姓黄,抗日时期,听说他三四天就改一个姓,他没有名字。他基本上没有回过我们村。他家的几间房子早就被鬼子烧了。”村干部又说:“这个人实际上姓白,听说在冀县上过师范,师范没有毕业,就到衡水的一个酒厂当账房先生,后来,老板又叫他跑外,他走过很多地方,如北京、天津,以及河北各县等地。日本鬼子侵占衡水后,他就不知去向了。人家说,他和妻子、孩子都被日本鬼子杀害了,鬼子认为他跟八路军有联系。”

相关阅读

  • 迷路总比无路好

    迷路总比无路好

    古保祥 有一位喜欢野外探险的人,一次在乞力马扎罗山迷路,和同伴走散了,在一片大森林里过了一个晚上。不敢在地上栖息,他选择了在树上,渴了吸树液,饥了掏鸟蛋。整个夜晚,他都与

  • 上海故事:温情

    上海故事:温情

    老韩买了新房,要搬家,于是一大早来到街道拐角处,那里有一个自发形成的民工集散地,什么样的工种都能找到。 老韩的电动车刚一停下,“呼啦”一下就围上来好多人,个个一脸渴

  • 致命无弦琴

    致命无弦琴

    演奏家坠楼 “玉女歌手安冰,偕绯闻男友、青年小提琴演奏家洪加,赴晋城新视界大剧院举行个人演唱会。”这个消息让刑警小王高兴坏了,他不仅是安冰的“粉丝”,也是洪加的“粉

  • 火车司机的礼物

    火车司机的礼物

    他是个火车司机。坐在驾驶室时,火车飞速行驶在铁轨上,他总是全神贯注。而只有走到马头镇的岔路口,他才会朝旁边的一片村庄看一眼。那是个小村子,高地上有一排红砖房。他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