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奇故事:宫门风波
皇宫门口起冲突
清朝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的一个上午,北京紫禁城正门的午门跟前,十五岁的小太监李三顺,手提食盒要出午门。
在午门站岗的当值护军是玉林和祥福。
祥福拦住小太监李三顺,跟他要关防。
小太监李三顺说没有,表示自己是奉太后懿旨出去办事的。
祥福说他口说无凭,不放他过去。
小太监李三顺仗着是给太后办事,就要硬闯,护军上前阻拦,连拉带拽,把个小太监一个屁蹲儿摔在了地上,食盒打翻了,酒瓶子打碎了,酒水、饽饽、点心什么的撒了一地。
小太监李三顺指着两个护军说:“行,等着瞧,有你们好看的!”爬起来就跑回宫里去了。
按说这事,小太监李三顺没理,因为大清朝法律规定,内使出午门,要向守门护军交验关防牌面,也就是特许通行证,还得登记姓名、字号,写明去哪儿、有何公干、携带何物,并且接受搜身检查,看有无夹带,然后才能放行。拒绝搜身的,要受笞刑。护军要是不严格履行这套手续,也要受处罚。
这个小太监李三顺还是慈禧太后跟前当差的,回去添枝加叶地一说,慈禧顿时就气炸了!一伸手,把晾着的一碗药胡噜到地上了:“不想活了!把恭亲王给我找来!”
慈禧干吗生这么大气呢?
这不快到中秋节了吗,她备了几盒点心和酒,让小太监李三顺给醇亲王的福晋——也就是她的胞妹、光绪的生母送去。怎么着,护军非但不让出午门,还把她的点心盒子打翻了!
慈禧太后命恭亲王传她的懿旨:把当值护军及其统领抓起来,交刑部严加审问!
护军玉林、祥福连同他们的统领岳林被抓进了监牢。
刑部经过询问,发现明明是小太监违反宫禁在先,护军严格执法并无差错,就想拖一拖,等太后消了气,也许就过去了。
可架不住慈禧一再盯问,刑部官员只好违心地拟判两个护军充军、统领革职交内务府圈禁的处罚。
要说处罚也够重的了,没想到奏折递上去,就被慈禧扔下来了,“不行,判得太轻!三顺儿明明告诉他們是奉太后懿旨去办事的,他们非但不放行,还打我的人、毁我的物!他们眼里还有我这个太后吗?”
刑部挺为难,就去央求恭亲王。
恭亲王又去央求慈安东太后。
慈安传出话来:“西太后说了,不把首犯问成死罪过不了关。”
刑部官员这下可为难了。
刑部是朝廷的司法部门,不照法律办事,那《大清律》岂不成了废纸?把无辜的护军问成死罪,今后谁还忠于职守?
他们反复上疏向太后陈说,恳请太后收回成命。
最后,慈禧做了一点儿让步:将玉林、祥福革去护军,开除旗籍,发黑龙江充苦役,遇赦不赦——就是说,永不能回京;护军统领岳林再交刑部严加议处。
相关阅读
-  
           
         
            迷路总比无路好
古保祥 有一位喜欢野外探险的人,一次在乞力马扎罗山迷路,和同伴走散了,在一片大森林里过了一个晚上。不敢在地上栖息,他选择了在树上,渴了吸树液,饥了掏鸟蛋。整个夜晚,他都与
 -  
           
         
            火车司机的礼物
他是个火车司机。坐在驾驶室时,火车飞速行驶在铁轨上,他总是全神贯注。而只有走到马头镇的岔路口,他才会朝旁边的一片村庄看一眼。那是个小村子,高地上有一排红砖房。他先是
 -  
           
         
            上海故事:温情
老韩买了新房,要搬家,于是一大早来到街道拐角处,那里有一个自发形成的民工集散地,什么样的工种都能找到。 老韩的电动车刚一停下,“呼啦”一下就围上来好多人,个个一脸渴
 -  
           
         
            致命无弦琴
演奏家坠楼 “玉女歌手安冰,偕绯闻男友、青年小提琴演奏家洪加,赴晋城新视界大剧院举行个人演唱会。”这个消息让刑警小王高兴坏了,他不仅是安冰的“粉丝”,也是洪加的“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