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会:抗匈奴,扫北狄,谷家轿鼓千年封神(36)
天下第一槌
“轿鼓有这么多道道儿,不愧是汉武帝所制、圣祖皇帝所封呀!”慈禧对谷家尧说,“听说你是谷家第五十五代传人,这半天你光说话了,还没见你露真本事呢。”
“那就让他露一手?”崔玉贵说。
昨晚,谷家尧只敲了一段“风搅雪”,真没有显露出看家的本领来,现在见慈禧要自己单干,正合他的心思。谷家轿鼓在先祖手里扬过名、立过万,那是何等荣耀,今天我要拿出十二分力气,让皇上、太后为谷家轿鼓竖起大拇指来。想罢,他一个纵步跳上戏台,留下一个敲镲的和一个敲铙的,其他人都下台去。
谷家尧拿起两把鼓槌,捋了捋红绸穗儿,在鼓面上轻轻点了两下,试了试声音。他听到两声“咚咚”,皱了皱眉头。唉,这个声音可差远了,要是那面小叶紫檀鼓还在,我就能敲出一朵鲜艳的大红花让你们看看。可惜,那面鼓在青龙关为大清国捐躯了。
谷家尧叹了口气,对身边两个人悄悄说了句:“粽子尖尖头,带我上高楼。”随后,舞动鼓槌猛击鼓面,顷刻间响起“咚、嚓、吋,咚、嚓、吋;咚咚、嚓嚓、吋吋;咚咚咚、嚓嚓嚓、吋吋吋”的声音来。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谷家尧敲出的鼓声,与刚才那些鼓手的合奏显然不同,它清脆、响亮,浑然一体、连而不乱。
谷家尧耍了几十年鼓槌,深谙其中要领,敲到紧要处,五步开外的人根本看不清鼓槌,只看见鼓面上有一团黑影在舞动,搅得人眼花缭乱。但在半里地之外,又能清晰地听到鼓声中那鲜明的节奏和强烈的层次感。
轿鼓第四段称为“双座子”。因为这一段节奏特别快,所以,鼓槌不宜抬得过高,几乎是在鼓面上摩擦。敲到这段时,谷家尧突然双脚一跳,离开原来位置五尺以外,把鼓槌隔空往鼓面一送,手里捏着两条红绸穗儿的尾部。这时候,两条软软的红绸突然变得硬邦邦,就像两根枣木棍子。准确地说,就像谷家尧两条胳膊突然加长了好几尺。
谷家尧站在五尺远的地方,双手来回拉动着两条红绸子,鼓槌在鼓面上不停地摩擦、击打,竟然发出极为别致的声音。这种鼓声和在鼓旁直接击打出来的声音不一样:说它柔,柔里带刚;说它刚,刚里又掺柔,清脆悦耳、美妙无比。
台下的人看呆了,世界上居然还有这样的敲鼓姿势,居然还有这种动听的鼓声。
慈禧感叹地说:“谷家轿鼓真是名不虚传!”
李莲英不懂鼓,但也觉得确实好看好听,也道:“这玩意儿着实不赖。”
崔玉贵懂鼓乐,亦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说:“这一招厉害。听说鼓乐里有‘气功捋稠的功夫,没有亲眼见过,今天算是开眼了。”
鼓声已敲到“八镲”、“八铙”两段上。七段轿鼓,别的段落都以鼓声为主,唯独这两段,鼓声退居二线,敲得比较轻,镲和铙的声音比较突出。这时,谷家尧又变出新花样,他示意敲镲敲铙的两位退到一边,把手中家伙什儿放在台上。谷家尧左手拿起一面铙,右手捉着一面镲,脱掉两只鞋,把另一面镲和铙放在两只鞋筒上,左右开弓连续敲打起来。敲打过程中,他还忙里偷闲,腾出一只手,大拇指和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各夹着一只鼓槌,敲出“咚咚”的鼓声。
相关阅读
-
迷路总比无路好
古保祥 有一位喜欢野外探险的人,一次在乞力马扎罗山迷路,和同伴走散了,在一片大森林里过了一个晚上。不敢在地上栖息,他选择了在树上,渴了吸树液,饥了掏鸟蛋。整个夜晚,他都与
-
致命无弦琴
演奏家坠楼 “玉女歌手安冰,偕绯闻男友、青年小提琴演奏家洪加,赴晋城新视界大剧院举行个人演唱会。”这个消息让刑警小王高兴坏了,他不仅是安冰的“粉丝”,也是洪加的“粉
-
火车司机的礼物
他是个火车司机。坐在驾驶室时,火车飞速行驶在铁轨上,他总是全神贯注。而只有走到马头镇的岔路口,他才会朝旁边的一片村庄看一眼。那是个小村子,高地上有一排红砖房。他先是
-
上海故事:温情
老韩买了新房,要搬家,于是一大早来到街道拐角处,那里有一个自发形成的民工集散地,什么样的工种都能找到。 老韩的电动车刚一停下,“呼啦”一下就围上来好多人,个个一脸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