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旧事:莫道浮生若飘萍
秘械1924


1924年7月,正值炎阳盛暑。广州昌盛米行老板陆鹤龄的宅邸一片安静。圆月型的院门外,走进一个五十来岁的老者。这人体型偏瘦,鼻梁上架着圆框眼镜,一副饱学宿儒的模样。他走到一间门前,凑眼望向房内。
屋内一个二十来岁、穿着丝绸褂子的青年正伏在书桌上睡觉。桌上的笔墨纸砚都推在手肘之外,地上丢着几张宣纸,上面的字显然是那青年所写,字迹歪歪扭扭,哪里看得出笔力和架构?那老者眉头一皱,当即喝道:“陆少爷,要你写字,怎么睡觉了?”
这一声喝立刻把那青年惊醒。他揉眼一望,见是先生,笑道:“曾先生,您这么大声,真是吓我一跳!您没午睡?”
被唤作“曾先生”的老者眉头紧蹙,道:“我就是来看你练字练得怎样了。陆少爷,自打我教你起,就没见你好好读过书,真要我把陆老爷叫来吗?”说完,曾先生袖子一拂,双手背在后面,不满地走了出去。
那青年看着曾先生的背影,“嘿”的一笑,把门关上,走到书桌旁,拿起字帖翻了翻,自言自语道:“真不知练这字有什么用?”说着便把字帖随手一扔。
这姓陆的青年名叫陆少庭,是昌盛米行老板陆鹤龄的独生子。陆鹤龄原是继承父业,在香港开米行。数年前听闻广州实业发展迅猛,他便把香港米行留给妹妹陆芳慈打理,举家迁到广州。但时局动荡,孙中山将陈炯明逐往东江之后,广州一带军队云集。陆鹤龄怕家业被毁,遂加入省商团总会。所谓商团,便是商人以武装组织形式,参与维持社会治安。得政府允许之后,商团军昼夜上街,持枪巡逻,并佩戴“粤商团军”标志。
眼见世乱,陆鹤龄有心将儿子送回香港,却又十分不舍。陸少庭少年心性,只知游街过巷,还迷上了去茶楼听评书。
春节时,陆鹤龄上门给总商会会长程怀宽拜年,不意间说及此事,程怀宽便将远亲曾祖轩推荐上门,做陆少庭的老师。陆鹤龄大喜,一来指望儿子能多读书,二来曾祖轩是程怀宽的亲戚,多了这层关系,也能和程怀宽把距离拉近些。曾祖轩既有来头,又得父亲尊重,陆少庭不敢造次,但也只表面应付,私下里仍散漫得很。
曾祖轩没再过来,陆少庭的小厮全印却过来了,告诉他,可以去茶楼听评书了。
陆少庭顿时两眼放光,立刻和全印出门,往“粤秀茶楼”奔去。
茶楼每日有个叫通古先生的人说评书,说的正是陆少庭极爱听的《三国演义》。
今日一上楼,陆少庭便是一愣。数日没来,那通古先生的说书位置居然搭了个台子,瞧模样倒像是个戏台。询问之下,伙计告知,通古先生病了好几日,介绍了一对姓宁的父女到这里唱戏。陆少庭对听戏本无兴趣,但回家读书写字是万万不愿的,能有戏听,也算是打发时间。
相关阅读
-
火车司机的礼物
他是个火车司机。坐在驾驶室时,火车飞速行驶在铁轨上,他总是全神贯注。而只有走到马头镇的岔路口,他才会朝旁边的一片村庄看一眼。那是个小村子,高地上有一排红砖房。他先是
-
致命无弦琴
演奏家坠楼 “玉女歌手安冰,偕绯闻男友、青年小提琴演奏家洪加,赴晋城新视界大剧院举行个人演唱会。”这个消息让刑警小王高兴坏了,他不仅是安冰的“粉丝”,也是洪加的“粉
-
迷路总比无路好
古保祥 有一位喜欢野外探险的人,一次在乞力马扎罗山迷路,和同伴走散了,在一片大森林里过了一个晚上。不敢在地上栖息,他选择了在树上,渴了吸树液,饥了掏鸟蛋。整个夜晚,他都与
-
上海故事:温情
老韩买了新房,要搬家,于是一大早来到街道拐角处,那里有一个自发形成的民工集散地,什么样的工种都能找到。 老韩的电动车刚一停下,“呼啦”一下就围上来好多人,个个一脸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