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阁

当前位置:主页 > 故事会 > 故事荟萃 >

王货郎回家过年

2022-10-05 19:54:02 来源:文言阁 作者:admin
导读:王货郎回家过年,宋礼民 这一年,忻州城北来了个卖货郎,名叫王三。他天天挑着货郎担,晃着摇鼓,走乡串户地做买卖,卖些针头线脑,以此养家糊口。 王三为人刻薄,爱占小便宜,他

王货郎回家过年

宋礼民

这一年,忻州城北来了个卖货郎,名叫王三。他天天挑着货郎担,晃着摇鼓,走乡串户地做买卖,卖些针头线脑,以此养家糊口。

王三为人刻薄,爱占小便宜,他欺一些农村人不识字,不会算账,便在买卖时打歪主意,不是多算钱,就是短尺寸。时间一久,左邻右舍的村妇都知道王三是个“小人”。

西南铺村有个妇女叫兰嫂,是远近闻名的巧媳妇,她早就想要治一治王三了,可一直没有机会。后来,她终于和村里的几个姐妹商量好教训王三的良策。

这天,“哐啷哐啷”一陣清脆的货郎鼓声由远而近地传来了。妇女们纷纷走出家门,向货郎担聚拢过来。兰嫂说:“王三伯有花布吗?”

“有,有,是刚进来的货,色泽鲜艳,布质柔韧。”王三绘声绘色地说。

“多少钱一尺?”

“八个铜板一尺。”

“给我剪六尺。”兰嫂说。

“我也剪六尺。”

“我也剪六尺。”

“好的,好的,一个一个慢慢来。”王三看着生意这么好,心里很是高兴。于是,就摊开布,“咯吱咯吱”地剪了起来。不一会儿,就把布剪好包好了。

五个村妇每人手里都准备好四十二个铜板。

兰嫂说:“王老板,这是我的布钱,六八四十九,你数一数。”

王三一听,心里暗自高兴,庆幸又占了一个铜板的便宜,连忙说:“嘿,不用数了,都是熟人。”

另一个妇女也递过钱来说:“这里也是四十九个铜板,你数一数。”

“别数了,我都相信。”王三一边说,一边接过钱,“哗啦”一声往钱袋里倒。

不一会儿,王三扎牢钱袋,收拾好担子正准备要走,突然,兰嫂惊呼起来:“错啦!错啦!我说王老板,我们都搞糊涂了,六八四十八,怎么会是四十九呢?”

“这……这……既然你们多给了我一个铜板,我就退还给你们。”王三心痛地逐个退还一个铜板。

当天,王三回家一算账,才发觉少了三十五个铜板。他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王三这次吃了亏,再以后不仅长了见识,渐渐地还变得乐善好施起来,因此,人们乐意与他交易,他的生意也逐渐好了起来。生意一好,王三又沾染了一个毛病——喝酒。挑着货郎出来做买卖时,一闲下来,就要喝酒,常常喝得云里雾里,不知东西。实在是晋北西南铺一带民风淳朴,谁也不算计他的货物。

转眼间,眼看到了年底,王三揣着一年的积蓄,准备回老家过年。然而走到一处河堤,突然听到河边传来哭泣声,听声音好像是两口子为了什么事吵架,孩子被吓得哇哇大哭。王三一时心软,便走过去准备劝架。眼看就要过年了,有什么好吵的呢?

相关阅读

  • 火车司机的礼物

    火车司机的礼物

    他是个火车司机。坐在驾驶室时,火车飞速行驶在铁轨上,他总是全神贯注。而只有走到马头镇的岔路口,他才会朝旁边的一片村庄看一眼。那是个小村子,高地上有一排红砖房。他先是

  • 迷路总比无路好

    迷路总比无路好

    古保祥 有一位喜欢野外探险的人,一次在乞力马扎罗山迷路,和同伴走散了,在一片大森林里过了一个晚上。不敢在地上栖息,他选择了在树上,渴了吸树液,饥了掏鸟蛋。整个夜晚,他都与

  • 致命无弦琴

    致命无弦琴

    演奏家坠楼 “玉女歌手安冰,偕绯闻男友、青年小提琴演奏家洪加,赴晋城新视界大剧院举行个人演唱会。”这个消息让刑警小王高兴坏了,他不仅是安冰的“粉丝”,也是洪加的“粉

  • 上海故事:温情

    上海故事:温情

    老韩买了新房,要搬家,于是一大早来到街道拐角处,那里有一个自发形成的民工集散地,什么样的工种都能找到。 老韩的电动车刚一停下,“呼啦”一下就围上来好多人,个个一脸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