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案惊奇:窃书贼(2)
孪生书稿
只见那书生胸有成竹,一字不差地将百回回目背了出来。知府便对李汝珍说:“此书确系此人所作。天下巧合之事甚多,本府宽大,诬告不究,你下堂去吧!”
李汝珍又气又急,说:“启禀大人,百回回目可以背诵,我要问他:书中百名才女,共有多少姓?征四关,去了多少人?”
原来,李汝珍在书中安排百名才女,只有七十个异姓,其余是姐妹同姓;征四关,仅三十五个才女,并非个个参战。那书生一听,支支吾吾说不清了。
桃红坊老板见势不妙,马上来个缓兵之计,说是真作者李汝珍生病,书生仅是代之受审,且等作者病愈再问。
堂下,桃红坊老板和王仁计议,说是要打赢官司,只有金灵熟知书中内容,非金灵亲自出马不可。金灵怕李汝珍认出他,所以怎么也不肯上堂。王仁蛮横惯了,一看金灵退退缩缩的样子,拍着桌子非逼着他上堂不可。
第二天堂审时,金灵化装一番,成了一个阔少爷,大摇大摆地走上堂来。
知府問他:“《镜花缘》可是你所写?”他点点头。
知府正要问他书中内容,李汝珍觉得此人好面熟,细细一打量,想起来正是客栈门口摆写字摊儿的那个穷书生。李汝珍气得面孔发白,指着金灵上前说:“启禀大人,他就是窃书贼!”随后便把当初誊抄之事诉说一遍。
知府说:“我不信会有如此过目不忘之人,此乃无稽之谈也!”李汝珍见知府有意偏袒,便说:“既然《镜花缘》是这位先生所作,请问‘枯枝牡丹’出自何处?‘多九公’可有其人?”
金灵再精灵,也不会算出世上有“枯枝牡丹”出在墁城便仓;更不会知晓“多九公”本是海州人,是个渔民。他不懂装懂,答道:“枯枝牡丹、多九公皆出自笔下,焉得认真?”
李汝珍一听,立刻据实反驳。知府眼看局面难以收拾,便宣布暂且退堂,改日再审。
王仁心毒手狠,见事情败露,无法挽回,便决定抛出金灵作替罪羊。知府心领神会,第三天的堂审问得干脆多了。他判金灵为窃书犯,依法律充军;桃红坊私刻,罚金若干,存书尽毁。李汝珍终于打赢了官司,便和卞銮作别,高兴地回苏州去了。
谁知,这一判决,把王仁的师爷充了军,弄得王仁面上无光;桃红坊被罚款,小舅子又来抱怨。王仁越想越气,恼羞成怒,先找知府一个岔子将他革了职,后诬告苏州的刻书坊老板私通太湖匪盗,抄没书坊。结果,弄得李汝珍的《镜花缘》刻了个半途而废,李汝珍也因此气出了一场大病。
据说,后来还是卞銮帮忙,才由苏州另一家书坊把《镜花缘》刻印了出来。
相关阅读
-  
             上海故事:温情老韩买了新房,要搬家,于是一大早来到街道拐角处,那里有一个自发形成的民工集散地,什么样的工种都能找到。 老韩的电动车刚一停下,“呼啦”一下就围上来好多人,个个一脸渴 
-  
             致命无弦琴演奏家坠楼 “玉女歌手安冰,偕绯闻男友、青年小提琴演奏家洪加,赴晋城新视界大剧院举行个人演唱会。”这个消息让刑警小王高兴坏了,他不仅是安冰的“粉丝”,也是洪加的“粉 
-  
             迷路总比无路好古保祥 有一位喜欢野外探险的人,一次在乞力马扎罗山迷路,和同伴走散了,在一片大森林里过了一个晚上。不敢在地上栖息,他选择了在树上,渴了吸树液,饥了掏鸟蛋。整个夜晚,他都与 
-  
             火车司机的礼物他是个火车司机。坐在驾驶室时,火车飞速行驶在铁轨上,他总是全神贯注。而只有走到马头镇的岔路口,他才会朝旁边的一片村庄看一眼。那是个小村子,高地上有一排红砖房。他先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