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阁

当前位置:主页 > 故事会 > 故事荟萃 >

世说新语:一方砚台(3)

2022-11-02 23:04:56 来源:文言阁 作者:admin
导读:一方砚台,客官,你真是菩萨转世的大好人啊!那我祖孙俩就暂且留在你府上添乱了。 从此,祖孙俩就在陆有福家住了下来。老人学识渊博,他把毕生的学问都用在

一方砚台

“客官,你真是菩萨转世的大好人啊!那我祖孙俩就暂且留在你府上添乱了。”

从此,祖孙俩就在陆有福家住了下来。老人学识渊博,他把毕生的学问都用在田田和孙子的教育上,两个小孩儿也学得非常认真,加上天资聪颖,进步非常快。

一晃五年过去了。

这天,老人找到陆有福说:“东家,我们祖孙俩蒙你关照,在你府上一待已五年多了,要不是你收留了我们,如今我们祖孙俩是死是活还真说不清楚。有道是,大恩不言谢,你的大恩大德,我们祖孙俩将永世铭记在心。我们决定明天回老家了。”

“什么?你们要走了?为什么啊?是不是我和我的家人有什么照顾不周的地方?老先生,如果我们怠慢了您,请您直言,我们一定改。”

“哪里有什么不周啊,你们一家人待我们祖孙俩简直比亲人还亲,能与你们有这样的缘分,是我和孙子前世修来的福啊!现在,田田的学识才气都要超过我了,我已经教不了他了,我孙子也已经长大,该去找一个营生之活儿了。再说了,叶落归根,我这把老骨头,终是要葬到自己的家乡,你说对吧?”老人语气坚定地说。

见老人话说到这分上,陆有福知道再想挽留都无济于事。当晚,他为祖孙俩送上了足够的盘缠,又准备了路上需要的食品和物件。第二天临走时,老人把那黑不溜秋的砚台送给了陆有福,说身上别无他物,这个砚台就留作纪念吧。

时间过得飞快,一晃70多年过去了,陆有福早已过世,田田也成了耄耋老人,膝下儿孙满堂。70多年来,祖孙俩一直都没与陆家有过联系。

这天,田田的孙子小林找到田田说:“爷爷,我们家是不是有个太爷爷传下来的砚台啊?这几天,电视台有个鉴宝节目,有好多专家在现场鉴宝,要不,我们也把它拿去鉴定鉴定,说不定真是好宝贝呢。”

禁不住孙子软磨硬泡,田田答应了。但为了防止孙子耍什么滑头,田田说要与孙子一起去。

那天,祖孙俩拿着砚台赶到了电视台,节目规定只能由一个人进去鉴宝,所以,田田留在外间等待,由小林捧着砚台进入了演播厅。

演播厅里坐着一排满头白发的老专家。小林捧上砚台,介绍说这是他太爷爷传下来的,他也不知道到底是不是宝贝。几个专家拿过去一一过目,又用放大镜仔仔细细地看了好久,其中一个专家说:“小伙子,你太爷爷给你留下了大宝贝啊!这是什么砚台,你不知道吧?这是徐公砚,年代至少在唐朝以前。”

“徐公砚?徐公砚是什么?能值多少钱?”小林一听眼睛都亮了。

“徐公砚啊,比我国四大名砚还要名贵,这方砚台品相又好,材质为上品,雕刻制作更是精美绝伦,可说是价值连城的稀世珍品。”一位专家告诉他。

相关阅读

  • 火车司机的礼物

    火车司机的礼物

    他是个火车司机。坐在驾驶室时,火车飞速行驶在铁轨上,他总是全神贯注。而只有走到马头镇的岔路口,他才会朝旁边的一片村庄看一眼。那是个小村子,高地上有一排红砖房。他先是

  • 迷路总比无路好

    迷路总比无路好

    古保祥 有一位喜欢野外探险的人,一次在乞力马扎罗山迷路,和同伴走散了,在一片大森林里过了一个晚上。不敢在地上栖息,他选择了在树上,渴了吸树液,饥了掏鸟蛋。整个夜晚,他都与

  • 上海故事:温情

    上海故事:温情

    老韩买了新房,要搬家,于是一大早来到街道拐角处,那里有一个自发形成的民工集散地,什么样的工种都能找到。 老韩的电动车刚一停下,“呼啦”一下就围上来好多人,个个一脸渴

  • 致命无弦琴

    致命无弦琴

    演奏家坠楼 “玉女歌手安冰,偕绯闻男友、青年小提琴演奏家洪加,赴晋城新视界大剧院举行个人演唱会。”这个消息让刑警小王高兴坏了,他不仅是安冰的“粉丝”,也是洪加的“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