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会:一幅画的归宿
偷梁换柱
一
林默涵是一位成功的商人,平时别无所好,唯独喜欢收藏古董字画。就在不久前,他以两百万元的高价,在一家知名拍卖行购得一幅传世名画。他对这幅画爱不释手,挂在书房正中的墙上,每天都会欣赏很多遍。
此刻,林默涵坐在藤椅上,一边悠然自得地喝着茶,一边观赏着这幅名为《秋山暮云图》的水墨山水画。
画卷之上,千岩万壑,峰峦曲折,云雾缭绕,村舍掩映,各种笔法和墨法互用,却能做到繁而不乱,密而不塞,在这不过三尺见方的画卷上,展示出深邃广阔的空间。
林默涵的目光落到画面上的一个地方,眉头突然微微一皱,他放下茶碗,走近细看,脸色越来越难看,目光越发急促地在画面上扫视着,直到豆大的汗珠从额头上滚下来。
林默涵一边用手帕擦汗,一边拿起手机拨通一个号码,对着那边说道:“老吴啊,你赶快过来一趟,我那幅《秋山暮云图》,好像被人给换掉了!”
半个小时后,吴浅渊匆匆赶到,林默涵把他领进书房,指着墙上那幅《秋山暮云图》,说道:“你仔细看这幅画,发现什么问题没有?”
吴浅渊细看良久,缓缓摇头,说道:“没看出来。”
林默涵走到画前,在千山万壑中,指着一处极不起眼的小小峰峦:“你瞧,这座山峰的侧边线条,明显比以前要粗一些……”
吴浅渊微露讶异之色,林默涵的手指又落到一片松林上:“还有,这一小簇松针,墨色好像也变深了……你再看落款这儿,戊申年七月九日,我记得很清楚,月字的那个竖勾,勾身原本没那么长……”
吴浅渊叹道:“这么细微的不同,你都能注意到。”
林默涵说道:“这幅画我不知道看过多少遍了,对画上的每一处细节,都像对我的掌纹一样熟悉。不过,我的判断完全是靠直觉,专业的鉴定还得靠你。你是咱们市里的书画名家,又是鉴定权威,一切拜托你了!”
吴浅渊点点头,让林默涵把画从墙上取下来,铺在条案上,又取出专用显微镜,对着画卷全神贯注地看着。
林默涵难掩紧张之色:“但愿一切都是我的错觉……”
吴浅渊突然放下显微镜,抬起头说了一句话:“不,不是错觉,这的确是一件赝品!”
林默涵吃惊地问道:“这么快就鉴定出真伪了?要不要再仔细看看?”
“不需要了。”吴浅渊很有把握地说,“书画鉴定是一项极为复杂严谨的学问,可以烦琐到需要几十个步骤,但具体到这幅画,一个最简单的步骤就足够了。”
“为什么?”林默涵不解地问道,“是因为这幅画的作伪水平不够高吗?”
“那倒不是。”吳浅渊耐心地解释,“这幅赝品几乎能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了,但它有一个最大的不足──这是一幅新仿之作,这种伪作的鉴别很容易,做一下纸质鉴定就可以了,应该说这幅画的做旧手段还是很高明的,先采取烟熏茶浸之法,又用‘青杠碗的染纸术,进一步加工,从而达到肉眼难以鉴别的程度。但假的毕竟是假的,在五百倍的显微镜下,新纸根本不会有古纸那种老化的纤维特征……”
相关阅读
-
上海故事:温情
老韩买了新房,要搬家,于是一大早来到街道拐角处,那里有一个自发形成的民工集散地,什么样的工种都能找到。 老韩的电动车刚一停下,“呼啦”一下就围上来好多人,个个一脸渴
-
致命无弦琴
演奏家坠楼 “玉女歌手安冰,偕绯闻男友、青年小提琴演奏家洪加,赴晋城新视界大剧院举行个人演唱会。”这个消息让刑警小王高兴坏了,他不仅是安冰的“粉丝”,也是洪加的“粉
-
迷路总比无路好
古保祥 有一位喜欢野外探险的人,一次在乞力马扎罗山迷路,和同伴走散了,在一片大森林里过了一个晚上。不敢在地上栖息,他选择了在树上,渴了吸树液,饥了掏鸟蛋。整个夜晚,他都与
-
火车司机的礼物
他是个火车司机。坐在驾驶室时,火车飞速行驶在铁轨上,他总是全神贯注。而只有走到马头镇的岔路口,他才会朝旁边的一片村庄看一眼。那是个小村子,高地上有一排红砖房。他先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