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阁

当前位置:主页 > 故事会 > 故事荟萃 >

惊奇故事:两只竹筒辨假银(2)

2022-11-11 16:20:54 来源:文言阁 作者:admin
导读:两只竹筒震京城,举子们都围了上来,几个跟冯源同乡的举子帮腔说,这冯源一向财大气粗,怎么会用假银子?又有举子说,这假银子多半是里面铸了黄铜凑重量的,要想知

两只竹筒震京城

举子们都围了上来,几个跟冯源同乡的举子帮腔说,这冯源一向财大气粗,怎么会用假银子?又有举子说,这假银子多半是里面铸了黄铜凑重量的,要想知道真假,用刀剑劈开一看,不就清楚了嘛……

冯源立即反驳,说这可是官银,毁坏官银是有罪的,你们承担得起吗?

老掌柜见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便向举子们双手一拱道:“诸位都是国之栋梁,聪明绝顶之人。如果谁能不毁坏这锭银子,判断出银子的真假来,老朽就免去他的住宿费。”

举子们面面相觑,都说自己又没长透视眼,不劈开银子怎么能够知道它里面有没有假?

就在众人束手无策时,刚算好账目的王茂荫走了过去,微微一笑说:“我有一个简单的办法,不用劈开银子,就能判断它是真是假。”

其他举子都笑他大言不惭,冯源冷笑道:“你不劈开银子,难道说要把它熔化不成?”

在众人讥笑声中,王茂荫不慌不忙地取來了一大一小两只竹筒,粗大的一只是他用来吃饭的,细长的一只是用来饮水的。因为他喜欢竹子的劲节,所以用毛竹特制了这两只竹筒,外出时也携带着。

大家看他取来两只竹筒,都不知道他意欲何为。王茂荫却让老掌柜取来一锭标准的十两官银,然后又让店伙计提来一壶清水,端上一只盛汤的大瓷碗。

众目睽睽之下,王茂荫把粗大的竹筒放在大瓷碗内,然后提起水壶往大竹筒内注入清水,灌满之后拿起老掌柜给他的十两官银,轻轻地放进了大竹筒里。很快大竹筒里的清水就溢了出来,沿着竹筒外壁流到大瓷碗中。

王茂荫拿起大竹筒,让它停在大瓷碗上空,直到竹筒外壁的水滴干,这才把泡着银锭的大竹筒放在桌子上。接下来,他又把瓷碗里的水小心翼翼地倒进小竹筒,倒干之后放在桌子上,然后让店伙计取来一枚银针,在小竹筒内壁的水面上刻上标记。

做完这些,王茂荫才把大、小竹筒里的水倒了,取出大竹筒里的银子还给老掌柜。接着又把大竹筒放进大瓷碗,注满清水后又把冯源的十两银锭放入,然后又将溢出的清水倒进小竹筒。倒完后才指着高出标记的水面向众人道:“如果都是真的官银,那它们浸入注满水的竹筒中,溢出的水应该是一样多。但冯源兄的银子浸入后,溢出了更多的水来,说明里面掺了比银子轻的金属……”

众举子一时还想不通,老掌柜却竖起大拇指夸赞:“王进士真了不起,这么聪明的办法也只有天才方能想出来!”

经过王茂荫再三解释,举子们才明白其中的道理,一个个对王茂荫刮目相看。冯源也承认自己这锭银子是外地商家向他们家购粮时所支付,回去一定报告官府,查明真相。

王茂荫感叹道:“金无足赤,银无完银。谁也不能保证我们使用几千年的真金白银就是真的,所以推行纸钞货币,采用高超的印刷术、特制的宣纸,更能保证货币流通,繁荣市场……”

相关阅读

  • 迷路总比无路好

    迷路总比无路好

    古保祥 有一位喜欢野外探险的人,一次在乞力马扎罗山迷路,和同伴走散了,在一片大森林里过了一个晚上。不敢在地上栖息,他选择了在树上,渴了吸树液,饥了掏鸟蛋。整个夜晚,他都与

  • 致命无弦琴

    致命无弦琴

    演奏家坠楼 “玉女歌手安冰,偕绯闻男友、青年小提琴演奏家洪加,赴晋城新视界大剧院举行个人演唱会。”这个消息让刑警小王高兴坏了,他不仅是安冰的“粉丝”,也是洪加的“粉

  • 上海故事:温情

    上海故事:温情

    老韩买了新房,要搬家,于是一大早来到街道拐角处,那里有一个自发形成的民工集散地,什么样的工种都能找到。 老韩的电动车刚一停下,“呼啦”一下就围上来好多人,个个一脸渴

  • 火车司机的礼物

    火车司机的礼物

    他是个火车司机。坐在驾驶室时,火车飞速行驶在铁轨上,他总是全神贯注。而只有走到马头镇的岔路口,他才会朝旁边的一片村庄看一眼。那是个小村子,高地上有一排红砖房。他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