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第一个活(2)
探路
“孩子多大了?”女主人套近乎地问,眼睛审查着擦过的玻璃。
“闺女九年级了,该考县高中了。”
“真得快点儿挣钱!”
“不好挣呢!”
“这,这,四角不干净!”
郝梅洗洗玻璃刮,举起,里外反复地刮,一阵酸痛从肩膀倏地钻进心中。
“四角,横竖直着刮!”女主人语气里带着不满。
郝梅浑身一会儿热,一会儿冷。她顽强挺住了。
忍着胯骨和肩膀的酸痛,郝梅赶上了最后一趟班车回去,进院子时天彻底黑了。山风依旧不知深浅地扑进村子,几十户人家被冷风和暗夜笼罩,干旱的秃山居然没有白天那样荒凉。郝梅知道丈夫一定着急了,她更清楚半天的辛苦探路很值得。
郝梅躺在炕上怎么也睡不着,白天的经历不住地在脑子里“过电影”,她不断地想怎么才能做得好。
连续几天,郝梅疲惫地去探路。
终于筹划好了。郝梅召集村里的妇女开会,村主任满脸期望地坐在旁边。
“乡里下达了脱贫任务,县妇联也开了动员会,我们村的妇女咋办呢?”郝梅说。
女人们叽叽喳喳地讨论着,谁也没有一个好主意,但凡有一丁点儿法子,早有人干了。越贫困落后,信息与思路越闭塞。
郝梅使劲拍手:“好了,好了,大家听我说,想不再受穷的听好了!”
“啥鬼主意?”
“就是啊,有这好事?”
“主任你咋不干啊?”
……
村主任生气地站起来,抻长黑红的脖子喊:“看看你们,整天灌着西北风干受穷,老爷们儿苦了吧唧地外出打工,去了吃的喝的也剩不了几个钱,你们在家种点儿山坡地,将就能吃饱。眼下郝主任费了好大力气有了好法子,带大家脱贫,别瞎吵吵,听她说!”
郝梅嗓子嘶哑地把到县里开脱贫会的事和几次探路的过程说了一遍。乱哄哄的女人们大眼瞪小眼,似乎在听天方夜谭。
“哪来的底垫啊?”
“就是,赔了咋整?”
“要是走丢了,可咋办?”
村主任更生气了:“哪有这样好的活?底垫就是买点儿工具,村里先出钱,你花点儿力气都不行?村外不远的道上就是通县里和市里的线车,一去一回统共十块钱,郝主任不是说了嘛,擦一户人家玻璃就能挣七十八十的,还有什么瞎吵吵的,你们还有更好的法子挣钱脱贫?”
女人们眨着眼睛想心事,土红的脸上渐渐有了笑模样。
几天后,郝梅带着培训好的女人们登上线车,她们的脖子上挂着盖有乡政府红印的“卫嫂卡”,背着统一款式、带着编号的双肩小布包,包里装着必备的用具。于是,县城里许多住宅区都能看到有黑瘦的女人吆喝着“打扫卫生”“擦玻璃”。
忙碌了一天回去,女人们叽叽喳喳显摆自己的收入,每张脸都笑成了迎春花。郝梅坐在最前边,疲惫地笑笑,线车刚开上乡路,就踏实地睡着了……
相关阅读
-
火车司机的礼物
他是个火车司机。坐在驾驶室时,火车飞速行驶在铁轨上,他总是全神贯注。而只有走到马头镇的岔路口,他才会朝旁边的一片村庄看一眼。那是个小村子,高地上有一排红砖房。他先是
-
致命无弦琴
演奏家坠楼 “玉女歌手安冰,偕绯闻男友、青年小提琴演奏家洪加,赴晋城新视界大剧院举行个人演唱会。”这个消息让刑警小王高兴坏了,他不仅是安冰的“粉丝”,也是洪加的“粉
-
迷路总比无路好
古保祥 有一位喜欢野外探险的人,一次在乞力马扎罗山迷路,和同伴走散了,在一片大森林里过了一个晚上。不敢在地上栖息,他选择了在树上,渴了吸树液,饥了掏鸟蛋。整个夜晚,他都与
-
上海故事:温情
老韩买了新房,要搬家,于是一大早来到街道拐角处,那里有一个自发形成的民工集散地,什么样的工种都能找到。 老韩的电动车刚一停下,“呼啦”一下就围上来好多人,个个一脸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