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阁

当前位置:主页 > 故事会 > 故事荟萃 >

故事会:外来户(4)

2022-11-28 09:04:38 来源:文言阁 作者:admin
导读:城市的正北方,胡太太这顿酒席办得很是成功,所有的盘子和碗都见了底,没有一丝一毫的浪费。每个人都在用最朴实的语言和表情感谢着胡太太的这次盛情款待,甚至眼

城市的正北方

胡太太这顿酒席办得很是成功,所有的盘子和碗都见了底,没有一丝一毫的浪费。每个人都在用最朴实的语言和表情感谢着胡太太的这次盛情款待,甚至眼含着热泪说从没有吃过比这顿饭更好吃的东西了。

我也深深地陶醉于这淳朴的赞扬中,对一个厨师最好的回报就是把他烧的饭菜统统吃光。

我们驱车离开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在车里,胡太太不住地夸我菜做得好,还包了个大红包给我,我当仁不让地收下了,这里面的钱我一分都不会要,我打算全部捐赠给耳东村。

隆冬的天禁不住寒冷,很快就黑下来,我们的车子像来时一样,再次驶向黑暗。

我也再次在车厢的温暖中入睡,迷糊中似乎还听见胡太太向小黄夸我的某道菜做得格外可口,十分受欢迎,小黄说这回总算安下心来了吧,那些个人情终于还清了。

我回到了我所熟悉的城市,但仍然忘不了那天经历的情景。

我始终联系不上胡太太,于是便到处打听“耳东村”的地址,我想周末带女儿去那里看看,让她认识一下那个与她年纪相仿的小男孩,最好结成个“一帮一”的对子,由我家来资助他读书。

我从网上搜寻,给报社打电话查问,甚至亲自去附近县区打听,但始终没有得到“耳东村”的地址,慢慢地,两个月过去了,我逐渐放弃了对“耳东村”的查询,只是隐约记得,那个村子位于城市的正北方。

我的父辈在饭桌上,永远也体会不到作为一名厨师的骄傲与自豪,他们吝惜地使用着他们的嘴巴,他们的瘪胃里所盛的饭食刚够维持身体基本的营养,即便今天是除夕夜也一样,他们一点儿面子也不给我,每一道菜都只动一小筷子。我的父亲挑剔地夹起一块最小的手掰肠,只咬了一点儿肠皮就放下了筷子,对我的祖父说:“爹,我想起那年的手掰肠来了,真是好吃啊,从那天起,我的胃就变娇贵了,让儿女们不待见了。”祖父笑起来,他的年夜饭早已草草结束了,抿了口乌龙茶:“是啊,那个栗子鸡的味道啊,我也忘不了。栗子的香和鸡肉的细腻,这辈子都忘不了啊。”

类似上面的这番话,他们每次在家庭大宴的时候总要提及,丝毫不会照顾我这个厨师的面子。而今年我再也忍不住,冲进祖父的房间,拿出他珍藏的老相册,我知道那里有他年轻时作为民兵训练时的照片,虽然人头小到根本看不出哪一个是他,但他常常会骄傲地拿给家人看,说他那时候多么威风。

我拿这照片自然不是为了夸他威风,我把相册打开放在他面前:“爷爷,趁今天过年高兴,我也斗胆说上几句,这是当年您的照片吧,看这背景!这土墙!这破衣裳!人们连饭都吃不饱,上哪儿搜好吃的去!还手掰肠!还栗子鸡!爷爷,我们都不是小孩儿了,别再拿这话逗我们了!”祖父气愤地拿筷子敲我的头,我还是没住口,说着还特意把这张照片从相册里抽出来,让大家伙儿都能看见,我在抽出这张照片的同时,里面还飘出来一张小照片,想是夹在这照片后面的,我弯腰从地上将它捡起,我以为是哪个亲戚的工作照或参军照,谁知,我的目光落在那照片上,就呆住了──是一个小男孩,衣衫褴褛,站在土墙后面,露出腼腆的笑──这分明是“耳东村”的那个男孩!

相关阅读

  • 上海故事:温情

    上海故事:温情

    老韩买了新房,要搬家,于是一大早来到街道拐角处,那里有一个自发形成的民工集散地,什么样的工种都能找到。 老韩的电动车刚一停下,“呼啦”一下就围上来好多人,个个一脸渴

  • 迷路总比无路好

    迷路总比无路好

    古保祥 有一位喜欢野外探险的人,一次在乞力马扎罗山迷路,和同伴走散了,在一片大森林里过了一个晚上。不敢在地上栖息,他选择了在树上,渴了吸树液,饥了掏鸟蛋。整个夜晚,他都与

  • 火车司机的礼物

    火车司机的礼物

    他是个火车司机。坐在驾驶室时,火车飞速行驶在铁轨上,他总是全神贯注。而只有走到马头镇的岔路口,他才会朝旁边的一片村庄看一眼。那是个小村子,高地上有一排红砖房。他先是

  • 致命无弦琴

    致命无弦琴

    演奏家坠楼 “玉女歌手安冰,偕绯闻男友、青年小提琴演奏家洪加,赴晋城新视界大剧院举行个人演唱会。”这个消息让刑警小王高兴坏了,他不仅是安冰的“粉丝”,也是洪加的“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