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会:三希帖(2)
百年颠沛三希帖
轿车很快隐入茫茫的黑暗之中,在大雪中向着北平开去。身后的一切,正静静地被一场大雪覆盖,恢复了死一般的寂静。
轿车平安驶回北平。郭世五捧着两幅字画一头扎进自己的书房,小心翼翼地打开,细细地欣赏起来。这两幅画轴正是从清宫里流散出去的三希堂中的另外两件宝画,《中秋帖》和《伯远帖》。
郭世五暗想,如果再能得到位居其首的《快雪时晴帖》,让三幅书画齐聚一堂,这一次的收藏才算得上完美。可惜,如今的紫禁城已经更名为故宫,而且还成立了专门的博物院来管理,想凑齐这三幅书画,恐怕是难上加难了。
2.逆产
又过了几年。这天,郭世五喝完早茶,拿起报纸,无意中看到一条消息,说成立不久的国民政府有激进派提议,故宫所藏珍宝属于“逆产”,应该拿出来公开拍卖,还于民间。这一说法遭到了刚刚上任的故宫博物院院长易培基的强烈反对,但为了缓和矛盾,他还是同意出售原紫禁城中收藏的药品、绸缎、皮草等等不宜长久收藏的物品,以筹措故宫维护国宝的资金。
郭世五放下报纸,唇角浮起一丝浅笑,当即让管家备车,备上厚礼,他要去拜访易培基。
以郭世五在收藏界的声望,易培基热情地接待了他。两人一边品茶一边闲聊,感叹这个乱世,很多人都明哲保身,使得国家像一盘散沙,而故宫中的那些珍寶,更是有不少人在觊觎。
最后,易培基表情沉重,却又异常坚决地说道:“只要易某在任一日,哪怕断头流血,也决不允许一件国宝外流了。”郭世五冲易培基竖起大拇指,心中却暗暗抱怨,这个书呆子,如今乾坤不朗,还如此书生意气。但表面上,他假意和易培基说要来购买故宫欲售的旧物,好献上自己的一点儿力量。
易培基哪里知道郭世五的心思,当即感谢郭世五的配合,并将具体事务转交给了两个人。一个叫李伯玄,此人是易培基的女婿,另一个就是易培基最得力的手下马衡。
几天之后,郭世五找到了李伯玄和马衡。郭世五很快在两人的配合下,选购了一万银元的物品。
不久后,郭世五找到了时任司法总长的好友王荫泰,以他的名义宴请李伯玄和马衡。
席间,李伯玄接二连三地向郭世五敬酒。马衡则坐在一边,笑而不语,一切皆由李伯玄做主的样子。
几杯酒下肚,郭世五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道:“当年,我曾有幸在紫禁城内得见三希真迹,只是这一别多年,恐怕再也难见了,也不知还在不在故宫旧物里?”
王荫泰当然知道郭世五的心思,笑着附和道:“五哥,这是什么话,这儿有李秘书长和马馆长在此,你想看什么宝贝看不到?”
李伯玄一听,立即起身说道:“郭先生,明日就请去故宫,我和马馆长陪您去看真迹,只是……三希已缺其二,恐怕到时候郭先生会嫌缺漏,让您取笑了。”
相关阅读
-
火车司机的礼物
他是个火车司机。坐在驾驶室时,火车飞速行驶在铁轨上,他总是全神贯注。而只有走到马头镇的岔路口,他才会朝旁边的一片村庄看一眼。那是个小村子,高地上有一排红砖房。他先是
-
迷路总比无路好
古保祥 有一位喜欢野外探险的人,一次在乞力马扎罗山迷路,和同伴走散了,在一片大森林里过了一个晚上。不敢在地上栖息,他选择了在树上,渴了吸树液,饥了掏鸟蛋。整个夜晚,他都与
-
致命无弦琴
演奏家坠楼 “玉女歌手安冰,偕绯闻男友、青年小提琴演奏家洪加,赴晋城新视界大剧院举行个人演唱会。”这个消息让刑警小王高兴坏了,他不仅是安冰的“粉丝”,也是洪加的“粉
-
上海故事:温情
老韩买了新房,要搬家,于是一大早来到街道拐角处,那里有一个自发形成的民工集散地,什么样的工种都能找到。 老韩的电动车刚一停下,“呼啦”一下就围上来好多人,个个一脸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