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岁红(2)
八岁红
有两年,小四妮儿的信回来得少了,“日本人占了汉口,爹妈,你们在家照顾好自己……”
爹妈心就更小了,他们看辗转到手的《河南民报》,有“八岁红义演,千万人募捐”的消息。还配有照片,很模糊。这些报纸,爹妈小心地保存着,不敢让别人看。
再几年,戏班子回来了,班主已经去世。小四妮儿就是班主,戏班子更名“八岁红”。在老屋的那张床上,母亲和小四妮儿搂得很紧,“小妮儿,听妈的话,你也不小了,找个好人家,就在咱袁店河,嫁了吧?”
小四妮儿把母亲搂得紧紧的,头摇得狠狠的,“妈,这个事儿,别说了……”
这年春会,“八岁红”戏班在袁店河唱得惊天动地,并且在春会结束,别的戏班离开后,戏班子又唱了三天大戏。走时,将所有的戏金留下,要袁镇长将袁店河老寨墙好好地修一下,防匪患。那时候,红枪会,黑枪会,就在罗汉山、丰山上,都是土匪。
新中国成立了,小四妮儿成为省团的名角。她回袁店河的日子少了。不过,这年袁店河传统春会,她带了省团回来,唱《朝阳沟》《人欢马叫》《小二黑结婚》。这些戏还进京演出过,毛主席、周总理都叫过好。袁店河的人们很骄傲。
爹妈过世后,姐姐们各有各的家。小四妮儿回来得就少了。
大饥荒那一年,袁店河接到了从郑州运来的五万斤红薯干,平均一人两斤。带队的人说,崔团长叫送来的。
姐姐们一个个老去后,小四妮儿回来得就更少了。
小四妮儿也老了。去世前,她立了个遗嘱,“土葬,将我埋到袁店河,陪着爹妈,尽尽孝”。
那时已经开始实行火葬,并且强制。她的要求被报到了主管文化的省领导那里,一番研究后,决定:特许,下不为例。
可是,袁店河不接纳,特别是她的族人。理由是,小四妮儿唱过戏;再者,她是个老姑娘,活到八十四,一辈子没有结婚。在袁店河,老姑娘不能入祖坟;更何况,她还唱了一辈子戏!
最终,小四妮儿被埋在了与爹妈一路之隔的一处荒地上,孤零零的。墓前有一碑:八岁红之墓。是她的徒弟们合伙立的。
清明节,总有人来给八岁红上坟。
现在,上坟的人越来越多。在她的石碑前,放她的戏,用录放机,用手机……
选自《天池》2015.10
相关阅读
-
火车司机的礼物
他是个火车司机。坐在驾驶室时,火车飞速行驶在铁轨上,他总是全神贯注。而只有走到马头镇的岔路口,他才会朝旁边的一片村庄看一眼。那是个小村子,高地上有一排红砖房。他先是
-
迷路总比无路好
古保祥 有一位喜欢野外探险的人,一次在乞力马扎罗山迷路,和同伴走散了,在一片大森林里过了一个晚上。不敢在地上栖息,他选择了在树上,渴了吸树液,饥了掏鸟蛋。整个夜晚,他都与
-
致命无弦琴
演奏家坠楼 “玉女歌手安冰,偕绯闻男友、青年小提琴演奏家洪加,赴晋城新视界大剧院举行个人演唱会。”这个消息让刑警小王高兴坏了,他不仅是安冰的“粉丝”,也是洪加的“粉
-
上海故事:温情
老韩买了新房,要搬家,于是一大早来到街道拐角处,那里有一个自发形成的民工集散地,什么样的工种都能找到。 老韩的电动车刚一停下,“呼啦”一下就围上来好多人,个个一脸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