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红瓶
祭红瓶
大刀红
民国年间,夷陵城有一位出名的陶瓷鉴赏家,叫徐心诚,凡是经他掌眼的瓷器,真假都能分得清清楚楚。听说,徐心诚学会了他师傅“心鉴”的本事,诚心鉴定,百鉴百成。不过,徐心诚和他师傅一样,有个铁打的规矩,不管什么人,凡是请他掌眼的真东西,他要按市值提取一成的红利。如果鉴定错了,则全额赔偿买家的损失。当年,徐心诚的师傅曾看走眼一款明清瓷瓶,让买家损失了八万大洋,他师傅硬是卖了祖产赔偿了买家。
这天,徐心诚的家里来了几个人,说是周九爷的手下,请徐心诚前去帮忙鉴定一件瓷器。徐心诚心想:这周九明里是个开银号的,暗地里放的是高利贷,而且跟黑道有染,这几年黑白通吃,成了本地一霸,自己虽然不怵他,但还是要给他几分面子。
徐心诚来到周九的客厅,发现缫丝厂的老板蔡兆寿也坐在那里,徐心诚看见蔡兆寿手里抱着一个盒子,全身瑟瑟发抖。
徐心诚心想:不知道蔡老板是怎么惹到周九这个阎王了?
周九见到徐心诚,拱手道:“实在是有要紧事才请您来掌眼,多有得罪。”
徐心诚说:“这是好事,如果是真东西,对大家都有好处。”
周九指了指蔡兆寿,说蔡兆寿半年前从他的银号里借了五千大洋,当时说好月息两分,半年后如不能归还,则用缫丝厂作抵押。现在时间到了,缫丝厂破产,根本没有还款的能力,周九找到蔡兆寿催债。蔡兆寿还钱无门,只好拿出家里的明朝景德镇祭红大花瓶,用来抵押欠款。
徐心诚听了说:“如果真是明朝祭红大花瓶,价值可远远不止万元啊。”
周九笑着说:“如果是真的,我愿出价八万银元,剩余的差价我可以补给蔡老板。”
徐心诚知道,明朝祭红大花瓶是窑变的产物。可遇而不可求,他曾在上海拍卖场里亲眼看见一只明朝祭红大花瓶被一个外国商人以十万银元买走。
蔡兆寿抱着盒子,来到八仙桌前,小心翼翼地打开盒子,一只两尺长的花瓶出现在众人面前,花瓶的颜色如玛瑙般润泽,如鲜血一般艳丽,让人为之惊叹。徐心诚拿出放大镜,上上下下里里外外仔细检验起来。
徐心诚仔仔细细地看了许久,才缓缓说出一句话:“这只花瓶,确系祭红大花瓶。”
蔡兆寿和周九听了,都欣喜不已,不料徐心诚语气一转,叹道:“这只花瓶虽是祭红大花瓶,不过不是明朝的,年代只有六十年左右,按市值,最多价值五十块大洋。”
听了徐心诚的话,周九和蔡兆寿脸上都变了颜色,特别是蔡兆寿,面如死灰,喃喃道:“不会不会,我父亲说这是祖上传下的传家宝。”
徐心诚说:“也许是误传吧。”
周九听完,额上出了一层冷汗,说:“幸好徐老板火眼金睛,我差点儿被这东西障了眼。”转而逼着蔡兆寿回去取缫丝厂的地契去。没想到,这时徐心诚发话了,他对周九说:“蔡老板那缫丝厂不过也一万大洋,周九爷为了得到缫丝厂那块地皮,真是费尽心思。今天,我借给蔡老板一万大洋,你就放过他吧。”徐心诚知道,缫丝厂那块地皮,三万大洋也不止,只是周九得知缫丝厂倒闭,就放出话来,不准别人借钱给蔡兆寿,才逼得他卖花瓶。
相关阅读
-
致命无弦琴
演奏家坠楼 “玉女歌手安冰,偕绯闻男友、青年小提琴演奏家洪加,赴晋城新视界大剧院举行个人演唱会。”这个消息让刑警小王高兴坏了,他不仅是安冰的“粉丝”,也是洪加的“粉
-
上海故事:温情
老韩买了新房,要搬家,于是一大早来到街道拐角处,那里有一个自发形成的民工集散地,什么样的工种都能找到。 老韩的电动车刚一停下,“呼啦”一下就围上来好多人,个个一脸渴
-
火车司机的礼物
他是个火车司机。坐在驾驶室时,火车飞速行驶在铁轨上,他总是全神贯注。而只有走到马头镇的岔路口,他才会朝旁边的一片村庄看一眼。那是个小村子,高地上有一排红砖房。他先是
-
迷路总比无路好
古保祥 有一位喜欢野外探险的人,一次在乞力马扎罗山迷路,和同伴走散了,在一片大森林里过了一个晚上。不敢在地上栖息,他选择了在树上,渴了吸树液,饥了掏鸟蛋。整个夜晚,他都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