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者故事:那一年春节,此生难忘
借家过年

一
1983年,我14岁。那一年的除夕是2月12日。早在几天前,父亲就跟母亲说,今年春节,他打算向领导申请值班,从除夕到初三。母亲坚决不同意,说:“家家户户都在家团圆过年,你却要在最关键的4天值班,不行!”
父亲附在母亲耳边低声说了几句什么,仿佛往蜡像上吹了口热风,母亲刚刚还愤怒不满的表情,瞬间变得柔和了,还高兴地点头表示认同。这是我记忆中唯一的父亲用言语说服母亲的场景,说服速度之快,母亲的配合度之高,出人意料。
父亲的计划是带我们全家一起去值班,一起在厂子里过年。届时,厂子里只有我们一家人,整个厂子都是我们的!
如果你没有一家四口在13平方米的房间里挤住多年的经历,便永远不会明白父亲那句话对母亲产生的诱惑有多大。父亲所在的分厂厂区在主厂区几里地外,宿舍、食堂、浴室和电视机一应俱全。一想到电视机前不是数以百计的人头,而是只有我们一家人,我们甚至还可以一边吃东西一边看,母亲、我还有弟弟都变得异常兴奋,恨不得把那几页日历撕掉,让除夕快点儿到来。
二
我永远记得2月12日早晨我们出发的场景。父亲骑着一辆加重自行车载着全家,我坐前面,母亲拎着一大篮吃食和弟弟一起坐后面。我至今都觉得很神奇,那辆自行车怎么就把我们全家给装下了呢?唯一的解释就是那时候我们都太瘦弱,而父亲的腿与腰还很健壮。
自行车碾过白霜,在水墨画一样的风景里穿行了13公里。到达厂区后我们发现,果真如父亲所言,厂区里只有我们一家人,巨大的厂房因为没有机器的轰鸣声而显得异常安静,而厂房的对面,一排小二层砖楼因为有烟囱和电视天线而显得很温馨。
我们选了电视机所在的会议室落脚,这里有乒乓球台、藤椅、沙发和茶几,看起来最适合生活。平心而论,我们并不知道真正的生活应该是什么样子,只是感觉那里稍稍舒服一点儿。
父亲教会母亲使用电炉、碘钨灯和电视机之后,就去巡视厂区了。母亲拉开包裹,把她提前大半年就开始准备的宝贝吃食一件件小心地请出来,在茶几上次第摆开。一时间,卤菜、香肠、米花糖、花生、瓜子、红豆沙、汤圆和油菜头,红红白白、黄黄绿绿地铺了一桌,在碘钨灯强烈而温暖的照射下,发出绚烂而美丽的光泽。
在这些食物面前,母亲很高兴。做了小半辈子饭的她,第一次不用在横撞屁股竖撞腰的昏暗憋屈的环境中做饭,电炉里通红炽烈的炉丝发出的热量,比灰黑的蜂窝煤炉里发出的恹恹火光强烈得多。遗憾的是,会议室里没有炒锅,不能展示她炒菜的手艺,她只能用腊肉、香肠炖一大锅汤,往里加入萝卜、白菜、豆腐还有粉丝,邊吃边捞,形似乱炖。母亲乐呵呵地说那是火锅。没人反对,因为那时的我们,没能力知道真正的火锅是什么样子。
相关阅读
-
迷路总比无路好
古保祥 有一位喜欢野外探险的人,一次在乞力马扎罗山迷路,和同伴走散了,在一片大森林里过了一个晚上。不敢在地上栖息,他选择了在树上,渴了吸树液,饥了掏鸟蛋。整个夜晚,他都与
-
上海故事:温情
老韩买了新房,要搬家,于是一大早来到街道拐角处,那里有一个自发形成的民工集散地,什么样的工种都能找到。 老韩的电动车刚一停下,“呼啦”一下就围上来好多人,个个一脸渴
-
火车司机的礼物
他是个火车司机。坐在驾驶室时,火车飞速行驶在铁轨上,他总是全神贯注。而只有走到马头镇的岔路口,他才会朝旁边的一片村庄看一眼。那是个小村子,高地上有一排红砖房。他先是
-
致命无弦琴
演奏家坠楼 “玉女歌手安冰,偕绯闻男友、青年小提琴演奏家洪加,赴晋城新视界大剧院举行个人演唱会。”这个消息让刑警小王高兴坏了,他不仅是安冰的“粉丝”,也是洪加的“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