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闻故事:民国出兵海参崴(2)
民国海军出兵海参崴始末
海参崴原是中国领土,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被沙俄抢占,改名符拉迪沃斯托克。俄国于1862年将海参崴改建为军港,可以停泊多艘万吨级以上的巨轮。海参崴是一个天然良港,港底没有暗礁,航行毫无阻碍。夏季气候宜人,但冬季会冻港,时间约在11月到次年2月间,港口被坚冰覆盖,冰上甚至可以行驶马车。
中国在海参崴设有总领事馆,还有民间组织中华总商会,当地华侨有2万多人,都是山东籍,总领事和商会会长也是山东人。多数华侨在每年春季来到海参崴谋生,冬季封冻时回国。
“海容”舰到达时,海参崴基本处于无政府状态,街上只有很少的俄国警察站岗。为了维护治安,协约国驻军设立了治安指挥部,由一名美国陆军少校负责,各国军舰每天轮流派出12名水兵组成巡逻队,与俄国警察共同维持治安。
“海容”舰官兵除参加联合行动外,还积极与当地的有关中国机构配合,保护华侨利益,受到他们的称赞。
不久,各国陆军也陆续开进俄远东地区。距离俄国较近的日本,企图长期占领俄西伯利亚地区,派军最多,有几个师团。于是,各国公推日本的大谷大将为联军总司令,统一指挥各国驻军,其司令部设在海参崴商业学校内。
中国陆军部队抵达俄远东地区后,只留下一个连驻防海参崴,其余部队驻扎在中俄边界的五站、双城子。
海外驻扎两年多
根据北洋政府的命令,驻海参崴的中国陆军接受海军的指挥。但“海容”舰舰长林建章只是一名海军上校,资历不够,不便于指挥陆军。不仅如此,由于军衔低,林建章与各国海军往来也很不方便。后经海军总司令部与北洋政府参战处商议,由大总统冯国璋在8月3日发布了一道命令,任命林建章为海军代将,全权指挥中国驻海参崴的陆海军部队。随后,又抽调陆海军人员,成立办公处作为办事机构。林建章为最高指挥官,留法的陆军少将喻毓西担任参谋长。办公处也称“代将处”,直接隶属于参战处。9日,林建章正式在海参崴升旗就职。“代将处”设在中国街附近,由“海容”舰调来的20名水兵担任警卫。海军总司令部还特地从国内调派海军上校周兆瑞等3名官员,前往海参崴协助林建章办理有关外交事宜。
“海容”舰在俄国驻防期间,没有参加战斗,甚至连航行也几乎没有,绝大多数时间都一动不动地停泊在港内。时间一长,舰底吸附了许多贝类,如果任其蔓延,有可能导致进水管阻塞,致使机器失灵,必须及时进行清理。
于是,海军总司令部于1919年5月下令调“海容”舰回国,进坞勘底。同时,命“海容号”的姊妹舰——“海筹号”巡洋舰,赴海参崴换防。
“海筹”舰在海参崴驻防仅仅几个月,就因锅炉渗漏,无法过冬,需回国维修。于是,海军总司令部将其调回厦门,派“海容”舰前往接替。
相关阅读
-
致命无弦琴
演奏家坠楼 “玉女歌手安冰,偕绯闻男友、青年小提琴演奏家洪加,赴晋城新视界大剧院举行个人演唱会。”这个消息让刑警小王高兴坏了,他不仅是安冰的“粉丝”,也是洪加的“粉
-
迷路总比无路好
古保祥 有一位喜欢野外探险的人,一次在乞力马扎罗山迷路,和同伴走散了,在一片大森林里过了一个晚上。不敢在地上栖息,他选择了在树上,渴了吸树液,饥了掏鸟蛋。整个夜晚,他都与
-
火车司机的礼物
他是个火车司机。坐在驾驶室时,火车飞速行驶在铁轨上,他总是全神贯注。而只有走到马头镇的岔路口,他才会朝旁边的一片村庄看一眼。那是个小村子,高地上有一排红砖房。他先是
-
上海故事:温情
老韩买了新房,要搬家,于是一大早来到街道拐角处,那里有一个自发形成的民工集散地,什么样的工种都能找到。 老韩的电动车刚一停下,“呼啦”一下就围上来好多人,个个一脸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