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闻故事:王守义求学报效祖国
华侨王守义

求学巴黎,报效祖国
王守义出生于冀中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种田,母亲织布为生。青年时代,正值军阀混战、帝国主义列强侵略、民不聊生之时。多亏当校长的本家王吉峰的帮助,才得以读完高小。毕业后,王守义在本村做了小学教员。
王守义受“五四”运动新思潮的启迪,在老师王吉峰的影响和帮助下,毅然投奔李石曾在本县布里村创办的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班——留法工艺学校学习,想留学法国,以报效祖国。
此举遭到了家庭的反对,父亲将他反锁在房中,他跳窗而逃。他跑到姑父在洛阳开的一家店铺,先是以亲戚的名义帮忙,一天晚上,在柜台上拿了200大洋,留下字条,说明缘由,便只身到了上海。1920年11月7日,王守义由上海乘坐“博尔多斯”号轮船启程赴法勤工俭学,这一批留法学生中有周恩来、郭隆真、张若名、傅钟等197人。王守义从此开始了旅居法兰西的生活。
王守义在巴黎的生活并不顺利。因为他仅是高小毕业,不懂物理、化学,法文底子太薄,很难继续深造,一度处于苦闷之中,后来,只好在巴黎干些劳动量大、报酬少的工作。但他不怕辛苦,什么脏活累活都肯干,开始去煤矿挖煤,在饭店洗碗。后来,他一面做工,一面学习汽车驾驶和修理技术,租赁汽车跑运输,他用自己的劳动所得,资助留学同胞,使多人读完大学。
在法国,王守义和一批日后影响中国当代史的巨人成为了朋友,除了周恩来,还有邓小平、聂荣臻、李立三、赵世炎等。在巴黎中国豆腐公司,王守义曾和邓小平一起磨过豆腐,和聂荣臻住过一间工房。他下过煤窑,拾过洋人的面包渣,为法国妇女当过洗衣工。而这几样工作,同样也是初到法国的邓小平、赵世炎、李立三等常打的工种。当年在法国,周恩来曾派马致远、周世昌问过王守义,是否参加党组织。王守义认真地说:我文化低,多做工挣钱,资助你们救国吧。
经过反复思考,自己不能深造,就做工挣钱,资助有能力的人去深造,为国家培养有为人才。他把这个想法告诉大家,同学们深受感动。他说:“我这样做,从自身来说确实是个牺牲,但从为祖国多培养一个有用的人才来考虑,这难道不是个很大的收获吗?我为此将终生不悔!”
后来,王守义考入巴黎航空驾驶专科学校,获得飞机驾驶员证书。“七七事变”后,王守义与一些爱国志士决心投入国内抗日,准备驾机赴东北抗日战场,但却遭到投降派的国民党驻法国组织的追杀。王守义一度到瑞士避难。回巴黎后,王守义和同乡一起在巴黎近郊开了一家中餐馆,取名“东方饭店”。虽然他当时并不富有,但时常接济有困难的同胞。
相关阅读
-
上海故事:温情
老韩买了新房,要搬家,于是一大早来到街道拐角处,那里有一个自发形成的民工集散地,什么样的工种都能找到。 老韩的电动车刚一停下,“呼啦”一下就围上来好多人,个个一脸渴
-
火车司机的礼物
他是个火车司机。坐在驾驶室时,火车飞速行驶在铁轨上,他总是全神贯注。而只有走到马头镇的岔路口,他才会朝旁边的一片村庄看一眼。那是个小村子,高地上有一排红砖房。他先是
-
致命无弦琴
演奏家坠楼 “玉女歌手安冰,偕绯闻男友、青年小提琴演奏家洪加,赴晋城新视界大剧院举行个人演唱会。”这个消息让刑警小王高兴坏了,他不仅是安冰的“粉丝”,也是洪加的“粉
-
迷路总比无路好
古保祥 有一位喜欢野外探险的人,一次在乞力马扎罗山迷路,和同伴走散了,在一片大森林里过了一个晚上。不敢在地上栖息,他选择了在树上,渴了吸树液,饥了掏鸟蛋。整个夜晚,他都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