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奇故事:没有战火硝烟的战场(4)
没有硝烟的绝密行动
调款任务首战告捷,天津已经准备好接款接货。
这时,吴青已经到达上海。
身负秘密使命,她不能将回家的真实目的告诉母亲,谎称自己嫁给了河南安阳一个教书先生,丈夫跟人合伙做点儿生意。这次回上海,专为母亲祝寿,顺便帮丈夫的生意跑腿儿。
数日之后,吴青家中电话响起,是新四军联络员陈祥生打来的,约她在一家电影院门口见面。
陈祥生将一些“庄票”交到吴青手中,低声告诉吴青,新四军的这些款,是华中根据地的商号向根据地税务机关缴纳的税款,这些商号与上海的银号和钱庄之间有来往,可以拿这些庄票到指定钱庄提取现款。
吴青担心庄票与新四军根据地有联系,会引起日本特务和汉奸的注意,于是利用弟弟在上海企工银行上班的便利,将庄票换成银行支票。最终,吴青将支票交到“庆丰号”货栈负责人苏绳武的手中。
当时,上海和华北地区通行的币种不一样,上海通行的是汪伪政府推行的“储备券”,而华北地区通行的是伪华北政务委员会推行的“联银券”。因此,苏绳武先将“储备券”兑换成“联银券”后,再汇往天津的“晋泰昌”货栈。
很快,新四军经由青岛“隆泰号”货栈发出的货物和少部分汇款,和经由上海“庆丰号”货栈发出的大笔汇款,在天津“晋泰昌”货栈汇集了。
为了不引起注意,经理马振华将上海汇来的巨款,分别存放在天津“永恒和”“蔚丰”“致兴”“华通”等银号和“金城银行”。
随后,这些货物、汇款又分批发往太行山根据地的接收站:武安阳邑镇“德庆隆”货栈和河南林县任村“德兴”货栈。
按照八路军总部指示,新四军援助太行山根据地的款物,由边区工商总局统筹、汇总,再分批转交给总部供给部。
这一跨越千里的秘密大调款行动,从1943年秋季开始,到1944年10月结束,历经一年多,就这样分批持续进行着。
尽管行动战线长,参与人员多,但只有极少数人知道内情,对大多数人来说,这只是一笔笔普通生意。
行动结束后,新四军军部统计调款总额,共37164500元“储备券”。
后来,这些款物的具体分配和流向,已查阅不到准确的历史记录。但按照新四军最初制定的送款计划推算,如果扣除转交中央的1900万元,实际留在太行山根据地的约为1800万元“储备券”,折合成华北地区的“联银券”,约为1110万元。
1944年10月,总指挥王兴让发出命令:调款行动胜利结束。兵马回营,职员归建。
苏绳武从上海回到天津,苏丕芝由青岛返回天津,赵有德、吴青于1944年秋也回到太行山根据地。
在抗日战争中完成的这件重要的秘密工作,除八路军、新四军领导和几个做具体工作的人员知道外,抗战时期从未向外宣传过。
相关阅读
-
火车司机的礼物
他是个火车司机。坐在驾驶室时,火车飞速行驶在铁轨上,他总是全神贯注。而只有走到马头镇的岔路口,他才会朝旁边的一片村庄看一眼。那是个小村子,高地上有一排红砖房。他先是
-
上海故事:温情
老韩买了新房,要搬家,于是一大早来到街道拐角处,那里有一个自发形成的民工集散地,什么样的工种都能找到。 老韩的电动车刚一停下,“呼啦”一下就围上来好多人,个个一脸渴
-
致命无弦琴
演奏家坠楼 “玉女歌手安冰,偕绯闻男友、青年小提琴演奏家洪加,赴晋城新视界大剧院举行个人演唱会。”这个消息让刑警小王高兴坏了,他不仅是安冰的“粉丝”,也是洪加的“粉
-
迷路总比无路好
古保祥 有一位喜欢野外探险的人,一次在乞力马扎罗山迷路,和同伴走散了,在一片大森林里过了一个晚上。不敢在地上栖息,他选择了在树上,渴了吸树液,饥了掏鸟蛋。整个夜晚,他都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