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阁

当前位置:主页 > 故事会 > 故事荟萃 >

故事会:皇帝的大婚

2022-09-09 22:02:54 来源:文言阁 作者:admin
导读:一道门帘子,大清光绪十五年,是光绪皇帝的大婚之年。内务府大臣福锟为此事忙得像陀螺,提前一年多就会同户部、礼部、工部及内务府属下的七司三院各路人马,精心置办大婚的各

一道门帘子

大清光绪十五年,是光绪皇帝的大婚之年。内务府大臣福锟为此事忙得像陀螺,提前一年多就会同户部、礼部、工部及内务府属下的七司三院各路人马,精心置办大婚的各种物什儿。也是百密一疏,在万事俱备的当口儿,细心的福锟发现少了一道洞房的门帘子。

洞房没了门帘子,就像人嘴里缺了门牙,少了遮挡的屏障,让洞房里的空间“一览无余”,这成何体统?时下已到年底,开年就要举办皇帝的大婚盛典,这事是真急呀!恰在这时,福锟的管家前来禀报,在府上教书的李先生说能承担制作洞房门帘子的事。

李先生告诉福锟,自己有两个老乡,原是苏州织造署的高级绣工,当年同治爷大婚时,那洞房门帘子就是他们制作的。他们因战乱灾荒漂泊京城,闻听光绪爷大婚,特来求李先生帮忙,看能不能揽些刺绣活儿。嘿,真是瞌睡遇人送枕头!福锟立马把制作门帘子的活儿交给他们,并一再叮嘱,门帘子这物件虽小,却是“面子工程”。你想啊,这玩意儿是悬挂在皇帝洞房门口的,皇上、皇后每天出来、进去,不知得有多少次与门帘子照面,所以一定要用最高级的面料、最贵重的丝线、最顶尖的工艺绣成,千万不能有丝毫马虎,并限期十天之后交成品。

李先生把话传给了两个绣工,两个绣工不敢怠慢,夜以继日地辛苦劳作起来。在经过九天九夜的描龙绣凤、飞针走线后,门帘子完工了。第十天一早,管家与李先生小心翼翼地把一道崭新的门帘子呈到福锟大人的案几上。福锟展开一看,惊讶地“啊”了一声——只见在明黄色的缎面上,用金丝银线绣成的一对龙凤栩栩如生。龙在上、凤在下,龙凤对舞于朵朵祥云之上,构图设计既细腻大方又富丽堂皇。最令人称奇的是那一对龙眼,不管你站在什么角度看,龙眼仿佛都在盯着你,目光威严而又慈祥,象征着皇上这位“真龙天子”,高居九天之上,洞察万物、俯视天下!

福锟二话不说,拿起笔来,龙飞凤舞地在内务府专用的信笺上出具公文,委托管家與李先生将门帘子交由内务府有关人员过目勘验。

管家对内务府显然是熟门熟路,他带着李先生逐一拜访了内务府的大小堂官,他们细致地勘验了门帘子后,无不竖起大拇指。看到门帘子得到内务府各色人等的垂青抬爱,一路顺利过关,李先生心花怒放。

不过,新问题也马上来了:门帘子的价钱。福锟大人指示李先生与绣工们一起,对门帘子的用料、工钱认真核算,列出价目明细,最后核算出总价,报与管家。李先生与两个老乡关起门来算了半天,制作门帘,从用料到工钱算下来,顶多也就值五十两银子。李先生是读书人,他一再强调:“咱既是大清的子民,就要效忠大清的皇上,五十两就是五十两,千万不能漫天要价、欺君罔上。况且只要以诚信为本,今后再找福锟大人办事也好说话些。”

相关阅读

  • 上海故事:温情

    上海故事:温情

    老韩买了新房,要搬家,于是一大早来到街道拐角处,那里有一个自发形成的民工集散地,什么样的工种都能找到。 老韩的电动车刚一停下,“呼啦”一下就围上来好多人,个个一脸渴

  • 火车司机的礼物

    火车司机的礼物

    他是个火车司机。坐在驾驶室时,火车飞速行驶在铁轨上,他总是全神贯注。而只有走到马头镇的岔路口,他才会朝旁边的一片村庄看一眼。那是个小村子,高地上有一排红砖房。他先是

  • 致命无弦琴

    致命无弦琴

    演奏家坠楼 “玉女歌手安冰,偕绯闻男友、青年小提琴演奏家洪加,赴晋城新视界大剧院举行个人演唱会。”这个消息让刑警小王高兴坏了,他不仅是安冰的“粉丝”,也是洪加的“粉

  • 迷路总比无路好

    迷路总比无路好

    古保祥 有一位喜欢野外探险的人,一次在乞力马扎罗山迷路,和同伴走散了,在一片大森林里过了一个晚上。不敢在地上栖息,他选择了在树上,渴了吸树液,饥了掏鸟蛋。整个夜晚,他都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