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腐败之源,知府频使苦肉计,御史受骗入彀中(3)
空白表格
朱元璋想了想,说:“这样,韩爱卿,你不是说朕对那些官员妄加揣测么?现在咱们打个赌,朕让吏部把所有官员的名字写成阄。咱们采取抓阄的办法,从中任选三名进行调查。只要其中有一个清官,就算你赢。朕不但不追究空白表格之事,还给你增加一级俸禄。如果三个都是贪官,那就是我赢了,我就将那些官员全部处死,你不能再持反对意见。怎么样?”
韩宜可挠着头苦笑道:“这个,有点近乎儿戏了。照陛下的杀法,必有屈死之人。”
朱元璋正色道:“此举绝非儿戏。有道是官风正则民风正,民风正则国风正。官风不正,民风污浊;久而久之,国将不国。因此,治国的根本在于治吏,治吏的根本在于从严。贪污腐败,国之蛀虫,万恶之源。唯有铲除它,才能养人间正气。朕说过,朕平生最恨的就是贪官污吏。别的都好商量,在惩处贪腐问题上,决不手软。宁可矫枉过正,也不姑息养奸。宁可错杀十个,也不放过一个。朕与腐败现象势不两立,没有丝毫调和的余地,有它无我,有我无它。腐败不除,朕死不瞑目。就算是到了九泉之下,朕也要与它决战到底!倘若还不能打败它,那我来生接着跟它斗,直到将它连根拔起,赶尽杀绝!我就不信,这种龌龊丑陋的东西会永生不灭。我就不信,正义还能战胜不了邪恶!韩爱卿,你,可明白朕的用意?”
韩宜可被深深地感染了,不无激动地答道:“臣明白,陛下的志向在于杀尽天下贪官,还百姓一个公正、清明的世界。”
朱元璋重重地点点头,道:“知我者,韩宜可也。”
从内心里说,韩宜可真不赞成朱元璋的做法,这不是一刀切么?然而事已至此,也不好再跟他纠缠。抓阄的时候,韩宜可在心里暗暗祷告,但愿抓到的三个人都是大大的清官,最起码别是臭名昭著的浑蛋。
他不愿看着任何一位官员不经审查就被判成死罪。
等把三个纸阄捏在手里,展开看时,第一个是安徽省提刑按察使李彧,第二个是山西平遥县知县赵全德,最后一位是苏州知府陈宁。
韩宜可想了一会儿,对三位都没有印象,心里便有点儿忐忑,谁知他们到底是好官坏官呢?但转念一想,这也好。如果他们是巨贪的话,早就有流言蜚语了,自己这个左都御史肯定会有所耳闻。既然没有印象,说明他们不是大奸大恶之人,至少表现不会太差,说不定全是德才兼备为人低调的清官廉吏。那样的话,自己就有把握保護这批官员。
然而,韩宜可的愿望太善良了。他做梦也没想到,调查结果会与他的预期相差如此之远。他最先查的是安徽按察使李彧。李彧曾任刑部郎中,因政绩卓著,才被委以重任。自从当了正职,李彧一改先前勤政清廉的作风,开始独断专行,贪赃枉法,大肆收受贿赂,以致冤狱层叠,怨声四起。平遥知县赵全德罪行也不小。赵全德是举人出身,曾任平遥县儒学的训导、教谕,后升任知县。县儒学相当于现在的县高中,训导就是教师,教谕相当于高中校长加教育局长。在担任平遥县教谕期间,赵全德仗着和知县大人的同窗关系,利用翻修校舍、接待上级官员等机会,大肆侵吞儒学公帑。当了知县后,赵全德更是变本加厉,贪腐无度。经都察院查明,赵全德在任教谕和知县期间,贪污受贿累计达八十多万贯。
相关阅读
-
致命无弦琴
演奏家坠楼 “玉女歌手安冰,偕绯闻男友、青年小提琴演奏家洪加,赴晋城新视界大剧院举行个人演唱会。”这个消息让刑警小王高兴坏了,他不仅是安冰的“粉丝”,也是洪加的“粉
-
迷路总比无路好
古保祥 有一位喜欢野外探险的人,一次在乞力马扎罗山迷路,和同伴走散了,在一片大森林里过了一个晚上。不敢在地上栖息,他选择了在树上,渴了吸树液,饥了掏鸟蛋。整个夜晚,他都与
-
火车司机的礼物
他是个火车司机。坐在驾驶室时,火车飞速行驶在铁轨上,他总是全神贯注。而只有走到马头镇的岔路口,他才会朝旁边的一片村庄看一眼。那是个小村子,高地上有一排红砖房。他先是
-
上海故事:温情
老韩买了新房,要搬家,于是一大早来到街道拐角处,那里有一个自发形成的民工集散地,什么样的工种都能找到。 老韩的电动车刚一停下,“呼啦”一下就围上来好多人,个个一脸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