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阁

当前位置:主页 > 故事会 > 故事荟萃 >

惊奇故事:没有硝烟的战场

2023-01-16 10:05:17 来源:文言阁 作者:admin
导读:1890的泥巴传奇,没有硝烟的战场 清光绪十一年,按公历算是1885年,此前的汉口布匹市场,是三种布鼎立,各有千秋。它们是上海产的阴丹士林布,日本产的三洋布,以及汉口本地产的土

1890的泥巴传奇

 

没有硝烟的战场

 

清光绪十一年,按公历算是1885年,此前的汉口布匹市场,是三种布鼎立,各有千秋。它们是上海产的阴丹士林布,日本产的三洋布,以及汉口本地产的土布。阴丹士林布与三洋布都是宝蓝色,但阴丹士林布色彩均匀,且不褪色;三洋布色彩一般,褪色,但质地却细腻些;土布是由本地产的土坯布染色而成,色泽斑驳易褪色,织纹粗糙,但便宜耐穿。这就形成了三种布的不同价位,适应了汉口不同层次的市民需要,因此它们才能够井水不犯河水,并存于汉口的大市场。

但是,到了1885年,这种长期形成的市场布料格局陡然起了变化,原因是北京的谦祥益布店来汉口设立分店了。

北京谦祥益布店,在全国共有七处分店。老板孟传珠将眼光瞄准了江汉之交的汉口大市场,拨银5万两,将他的独子孟继富派到汉口,筹备第八家分店。

孟继富也的确没有辜负其父的厚望,从他1885年秋在汉口汉正街的仁和街开设谦祥益布店起,到1889年一共才5个年头,就已经让谦祥益生产并销售的宝蓝官布、宝蓝竹布、宝蓝洋布名满汉口,号称三宝蓝布,声名远播到荆襄、陕川、湘赣一带,吸引那儿的客商纷纷来汉口进货。

在谦祥益来到汉口要分一杯羹的新形势下,汉口布匹市场的格局自然要起根本性变化,上海产的阴丹士林布,退出了汉口市场,本地产的土坯布转向以供应谦祥益再加工为主。不愿退出市场的,只剩下一家日本人开的三洋布店。日本人在汉口经营既久,是不会轻易认输的,而三洋布店的地址,就在汉口六渡桥一侧,距仁和街不远,只要放眼一看,彼此都可望见。这就注定这两家店谁也不会善罢甘休,必有一番你死我活的恶斗。

三洋布店的总店在日本大阪,老板叫三和久之远,一般人嫌他的名字别扭,便干脆叫他三和拉倒。此人四十多岁年纪,秃头、蓄仁丹胡,常穿件日本和服,手里却端着个中国铜水烟壶,颇有点儿不伦不类。但是,这个三和可不是一盏省油的灯。

三和从1890年3月起,对谦祥益发起了一轮又一轮进攻。当时汉口市场的布匹价格,以每匹布长2丈、宽1尺2、重约3斤的而言,平均售价是纹银0.3两。三洋布店是洋机织的布,又是从日本运来,卖得贵些,每匹原售0.35两。谦祥益的洋布实际是由本地土布染整而成,虽然质量不逊洋布,却只售0.25两。三和就将三洋布店的布也降到了0.25两一匹。

听到三洋布店降价的消息时,孟继富正在店堂后侧的会客室,与一位姓陈的四川客商喝茶谈生意。他放下手中的茶杯,平心静气地对传话的伙计说,传我的话,咱店的布都卖0.2两纹银一匹,就从现在开始。

孟继富眼光一瞟,看到那位姓陈的川商似乎坐不住了,便微微一笑地对伙计补充说,记住,还有一句话,不要传漏了,就是給这位陈先生的货,也都按新价重算,不得有误。

相关阅读

  • 迷路总比无路好

    迷路总比无路好

    古保祥 有一位喜欢野外探险的人,一次在乞力马扎罗山迷路,和同伴走散了,在一片大森林里过了一个晚上。不敢在地上栖息,他选择了在树上,渴了吸树液,饥了掏鸟蛋。整个夜晚,他都与

  • 致命无弦琴

    致命无弦琴

    演奏家坠楼 “玉女歌手安冰,偕绯闻男友、青年小提琴演奏家洪加,赴晋城新视界大剧院举行个人演唱会。”这个消息让刑警小王高兴坏了,他不仅是安冰的“粉丝”,也是洪加的“粉

  • 火车司机的礼物

    火车司机的礼物

    他是个火车司机。坐在驾驶室时,火车飞速行驶在铁轨上,他总是全神贯注。而只有走到马头镇的岔路口,他才会朝旁边的一片村庄看一眼。那是个小村子,高地上有一排红砖房。他先是

  • 上海故事:温情

    上海故事:温情

    老韩买了新房,要搬家,于是一大早来到街道拐角处,那里有一个自发形成的民工集散地,什么样的工种都能找到。 老韩的电动车刚一停下,“呼啦”一下就围上来好多人,个个一脸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