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阁

当前位置:主页 > 故事会 > 故事荟萃 >

民间小故事:冀中平原上的“地道医院”(4)

2022-08-15 22:37:33 来源:文言阁 作者:网络
导读:村里的很多人也都伸来援助之手,有的老人送来一些红萝卜咸菜,有的送来一小篮青枣,还有的送来红薯叶、红薯梗、花生皮困难时期,再少的东西也是雪

村里的很多人也都伸来援助之手,有的老人送来一些红萝卜咸菜,有的送来一小篮青枣,还有的送来红薯叶、红薯梗、花生皮……困难时期,再少的东西也是雪中送炭。

杨国藩的老伴儿将所有能吃的东西攒在一起,碾成面,蒸了3笼团子。开饭后,伤员们相互推让,谁也不肯多吃。一顿饭下来,只吃了一笼,还剩下两笼团子。

眼看着饿着肚子撑下去不是办法,杨国藩想出一计。一天夜里,他拿着一把短枪,找到邻村一个姓韩的汉奸头子,要他往指定地点送粮食,姓韩的汉奸为了保命,吓得立即派人送了100多斤粮食到村里。不久,组织上也想办法送来了一些粮食,这才让军王庄的伤员渡过了难关。

设在军王庄的这个医院,药品和器械同样十分缺乏,杨国藩只得带领大家用“土办法”解决。没有探针,就把自行车的辐条磨尖代替;没有截肢锯,就用锯铁的锯子代替;药品种类不全,就用芒硝代替“硫苦”(硫酸镁),用中药大黄和苏打制成健胃药……

有一次,战士刘培基左眼负伤,需要摘除眼球,可医院没有麻醉药品,杨国藩为此整日烦恼,不知该如何是好。刘培基却主动提出,三国时期的关云长可以刮骨疗毒,他不比关云长差,可以不用麻醉药。在施行手术中,刘培基双手紧抓手术台边沿,一张脸上全是汗珠,可从始至终没喊一声疼。就这样,军王庄医院克服一个个困难,医治好了一个个伤员,很多战士在伤好后重返前线,为抗日立功。到1944年秋,医院伤员登记簿上已记下600多人的姓名。

抗战时期,冀中平原上建立起来的地下药房、地下制药厂、地下医院存在的时间并不长、规模也不大,但却真实反映了抗战时期敌我斗争异常残酷的一面,以及根据地军民共赴国难、携手抗日的动人情景。在敌人残酷的扫荡和封锁下,根据地不但没有被摧毁,反而越来越强大,并坚持到抗战胜利,也正应了毛泽东主席那句名言:“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选自《文史春秋》

 

相关阅读

  • 火车司机的礼物

    火车司机的礼物

    他是个火车司机。坐在驾驶室时,火车飞速行驶在铁轨上,他总是全神贯注。而只有走到马头镇的岔路口,他才会朝旁边的一片村庄看一眼。那是个小村子,高地上有一排红砖房。他先是

  • 上海故事:温情

    上海故事:温情

    老韩买了新房,要搬家,于是一大早来到街道拐角处,那里有一个自发形成的民工集散地,什么样的工种都能找到。 老韩的电动车刚一停下,“呼啦”一下就围上来好多人,个个一脸渴

  • 致命无弦琴

    致命无弦琴

    演奏家坠楼 “玉女歌手安冰,偕绯闻男友、青年小提琴演奏家洪加,赴晋城新视界大剧院举行个人演唱会。”这个消息让刑警小王高兴坏了,他不仅是安冰的“粉丝”,也是洪加的“粉

  • 迷路总比无路好

    迷路总比无路好

    古保祥 有一位喜欢野外探险的人,一次在乞力马扎罗山迷路,和同伴走散了,在一片大森林里过了一个晚上。不敢在地上栖息,他选择了在树上,渴了吸树液,饥了掏鸟蛋。整个夜晚,他都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