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故事:儿子身份真相大白,老父悔断肠(12)
特殊叛徒
“说说吧,你是怎么锄奸的?”老于问。
冯老汉就把锄奸不成,又被冯生放出县城的经过说了一遍。
老于说:“汉奸的类型有很多种。有抵不过严刑拷打的,有经不住美色诱惑的,有贪生怕死的,有贪图富贵的。冯生属于哪一种我不知道,可是单就他帮着鬼子抢粮,祸害老百姓,就已经成了一个汉奸。至于他在城门口放了你,或许只是一时的良心发现,不影响组织对他的定性。只要是汉奸,我们就必须铲除。我要留在这里几天,完成这个锄奸任务。这也是组织的意思。”
听说是组织的意思,冯老汉表态说:“出了一个汉奸儿子,我没什么好说的,服从组织安排。”
陈武、马山也点头表示赞同,唯独枣花心里五味杂陈。
离山远一点儿的村子也开始被集村并家,越来越多的老百姓背井离乡,被赶进“人圈”,村子里的粮食也都被集中到日军军营,严密看管。阻止鬼子断绝粮道迫在眉睫,锄奸也迫在眉睫。
老于说:“咱们不能老在山里窝着,只有下山才能有机会锄奸。这样吧,你们几个留在山上,我下山锄奸。”
“这怎么行,”冯老汉说,“你可是抗联的交通员。”
老于直截了当地说:“因为冯生是你的儿子,是枣花的恋人,是其他抗联战士的战友。大家都有情感上的纠葛,不适合锄奸,所以还是我去比较合适。这是命令,你们就在山上等着就行了。”
老于故意把“命令”两个字说得很重,冯老汉当然听得出来。现在已不仅是锄奸的问题了,还得避嫌,万一行动再次失败,就有些说不清楚,他只得点头同意。
老于检查了一下自己的短枪,下山了。
大约行了二十里,老于忽然发觉身后有人跟踪,就机警地隐蔽起来,待那个人走近,仔细一看,原来是枣花。
老于从隐蔽处走出来,问道:“枣花,你怎么来了?”
“来跟你锄奸。”枣花说。
“不是交代清楚了嘛,让你们留在山上。你赶快回去。”老于说。
“不回。”枣花说,“你是交通员,锄奸是抗联小队的事。”
“你下得了手?”老于问。
枣花沉默了片刻,点了点头。
面对倔强的枣花,老于没有办法,只得苦笑一下,带着她一起前行。
两人正走着,突然看见前方升起了一股烟。他们跑到一个高处细看,才看清烟是从不远的一个村子里冒出来的。原来日军正在那个村子里烧杀抢掠。
“这回有机会了。”老于说,“这段时间,汉奸一直带着鬼子抢粮。冯生应该在那个村子里。”
两个人立即隐藏在村头的一片树林里,林中的那条路是日军抢粮后运往宝清县城的必经之路。他们在林中潜伏了很久,才听到日军赶着马车进了树林。先是过去三辆马车,后来便看见了十几个日军。
相关阅读
-
致命无弦琴
演奏家坠楼 “玉女歌手安冰,偕绯闻男友、青年小提琴演奏家洪加,赴晋城新视界大剧院举行个人演唱会。”这个消息让刑警小王高兴坏了,他不仅是安冰的“粉丝”,也是洪加的“粉
-
火车司机的礼物
他是个火车司机。坐在驾驶室时,火车飞速行驶在铁轨上,他总是全神贯注。而只有走到马头镇的岔路口,他才会朝旁边的一片村庄看一眼。那是个小村子,高地上有一排红砖房。他先是
-
上海故事:温情
老韩买了新房,要搬家,于是一大早来到街道拐角处,那里有一个自发形成的民工集散地,什么样的工种都能找到。 老韩的电动车刚一停下,“呼啦”一下就围上来好多人,个个一脸渴
-
迷路总比无路好
古保祥 有一位喜欢野外探险的人,一次在乞力马扎罗山迷路,和同伴走散了,在一片大森林里过了一个晚上。不敢在地上栖息,他选择了在树上,渴了吸树液,饥了掏鸟蛋。整个夜晚,他都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