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旧事:“绍兴师爷”(2)
民国第一师爷
1926年,蒋介石成為国民党内第一号实权人物,并统率各军出师北伐,一路势如破竹,取得节节胜利。随着蒋介石势力的逐渐壮大,他另立中央、独揽大权的野心也极度膨胀起来。在此期间,他对内对外所发的各种文电宣告的数量亦是急剧暴增,而他原来的北伐军秘书室的有关人员的文笔水平又差强人意,这让蒋介石感到了一支“笔杆子”的重要性。于是,他连续五次发紧急电报给留守在广州的心腹陈果夫与张静江,要求他俩赶快物色一个文采超凡的“幕僚”送到南昌来。
在他第五次催促急电发出后的第二天,张静江就回了一份电报来:“老朽携江南第一道德文章才子陈布雷先生不日即来南昌面议要事。”
一看到“陈布雷”这三个字,蒋介石顿时欣喜若狂!
其实,自军事北伐以来,他就一直在思索着如何进一步开展“舆论北伐”的问题。就当时的北洋军阀政府而言,其政治中心虽在北京,但舆论中心却在上海。对于《商报》主笔陈布雷的大名,不消说,蒋介石早已如雷贯耳了。要是陈布雷能加入北伐军的宣传队伍之中,则蒋介石便可在“舆论北伐”上平添几分胜算,这如何不让蒋介石喜出望外?
但蒋介石毕竟不同于普通的“草头军阀”那般粗莽无知,他冷静下来之后又不禁深深思索起来:这陈布雷文名赫赫,自己若是对他的礼遇稍稍轻了,只怕他会自恃清高,传出去以后对自己“礼贤下士”的形象有损;自己若是对他的礼遇太过隆重了,只怕又显得有些“掉价”,日后不好驾驭他……左思右想之下,蒋介石甚是踌躇。
蓦地,他脑中灵光一闪,忆起了一段古诗:“虎啸谷风起,龙跃景云浮。同声好相应,同气自相求。”看来,对陈布雷这样“清逸脱俗”的国士,自己也只能效法唐太宗礼敬魏征一样,以“知音之主”的姿态出场授予他“知遇之恩”才行了!
1927年初的一天,穿着一袭青衫长褂、满身书卷气的陈布雷,在张静江的带领下来到了蒋介石在南昌的北伐军行营总司令办公室门前。
一路上,张静江向陈布雷喋喋不休地介绍着关于蒋介石的一切:他舍身忘死在“中山舰”上护卫孙中山的“义举”、他在袁世凯的恐怖统治下敢于当众为惨遭暗杀的国民党烈士陈其美公然收尸抚恤的“壮举”等等。这些故事在陈布雷心中产生了极大的震动。今日之中国,似一盘散沙,外有列强鲸吞蚕食,内有军阀兴兵作乱,需要一个拿破仑式的铁腕人物出来整顿一番!但愿蒋介石能成为中国的“拿破仑”,也不枉自己慕名来投在他麾下!
想到这里,陈布雷收起了自己的思绪,静静地站着,看着张静江拄着拐杖缓步上前敲了敲蒋介石办公室的大门。
“啊!原来是张主席和布雷先生!”房门应声开了,蒋介石换上了一副笑脸,双眼闪着热情而兴奋的光芒,将张静江和陈布雷迎了进来,“布雷先生!蒋某久仰大名,钦佩钦佩啊!”
相关阅读
-
迷路总比无路好
古保祥 有一位喜欢野外探险的人,一次在乞力马扎罗山迷路,和同伴走散了,在一片大森林里过了一个晚上。不敢在地上栖息,他选择了在树上,渴了吸树液,饥了掏鸟蛋。整个夜晚,他都与
-
火车司机的礼物
他是个火车司机。坐在驾驶室时,火车飞速行驶在铁轨上,他总是全神贯注。而只有走到马头镇的岔路口,他才会朝旁边的一片村庄看一眼。那是个小村子,高地上有一排红砖房。他先是
-
致命无弦琴
演奏家坠楼 “玉女歌手安冰,偕绯闻男友、青年小提琴演奏家洪加,赴晋城新视界大剧院举行个人演唱会。”这个消息让刑警小王高兴坏了,他不仅是安冰的“粉丝”,也是洪加的“粉
-
上海故事:温情
老韩买了新房,要搬家,于是一大早来到街道拐角处,那里有一个自发形成的民工集散地,什么样的工种都能找到。 老韩的电动车刚一停下,“呼啦”一下就围上来好多人,个个一脸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