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阁

当前位置:主页 > 故事会 >

列表

  • 拍案故事:别人的指纹

    拍案故事:别人的指纹

    一 民国年间,天津卫的英租界住着一位年逾花甲的大画家叫宋星高。夫人去世多年,他膝下只有一个女儿叫宋浅梅,今年十六岁。 宋画家是四十多岁才有的这个女儿,自是爱如掌上明

    2022-09-15 76
  • 故事会:会打仗的将军

    故事会:会打仗的将军

    信使八百里加急,马不停蹄赶到京城急报:边境强敌来犯!边城危在旦夕! 救场尚且如救火,救边陲比救火更急,急需派大军驰援。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筹款筹粮,刻不容缓

    2022-09-15 222
  • 宫廷秘事:有道明君

    宫廷秘事:有道明君

    有一年,乾隆在热河避暑时,带着和珅微服私访,乾隆说:“雇一辆民间马车坐一坐,到郊外看看庄稼长势如何。” 和珅在西车市雇了一辆花轱辘小车,赶车的人二十多岁,红

    2022-09-15 163
  • 故事会:731的鼠疫部队

    故事会:731的鼠疫部队

    这天,往日沉寂的街头突然热闹起来,有几百人正围着一条精壮汉子齐声喝彩。那汉子不是别人,正是名闻东三省的鼠侠仇万霆。不说鼠侠大名,单鼠侠面前的那条老鼠也足以让人称奇

    2022-09-15 144
  • 乡野故事:红子拉面馆

    乡野故事:红子拉面馆

    老梅是个开拉面馆的。他这个开拉面馆的和别的开拉面馆的不一样。别家开拉面馆的大多是夫妻档,最不济也要雇个端碗、刷锅的。他单身,他的面馆只他一人。他既是掌柜,也是大

    2022-09-15 123
  • 乡野奇闻:独特的手纹

    乡野奇闻:独特的手纹

    清朝时期,在清朝和俄国边境的一个小山沟里,住着一位姓王的大爷。此人身材魁梧,满面虬须,手掌长得又长又厚,比常人的大出许多,人们都叫他王大巴掌。王大巴掌的手掌不但又

    2022-09-15 103
  • 乡野传闻:九龙交战

    乡野传闻:九龙交战

    京东有条潮白河,沿河两岸十里九乡,自古以来就是个好地方。河里有鱼虾,沟地有河水,过了河,一条官道直通京城,走水路,顺流而下可直达海边。这河岸上的黎民百姓,家家日子

    2022-09-15 193
  • 世情百态:铁虎的剃头店

    世情百态:铁虎的剃头店

    在晋东南韩店一带,出了个有名的剃头匠,名叫铁虎。 他10岁学艺,16岁出师。铁虎是个干净人,活儿也干得利索。手艺好,生意自然不会差,凡是来铁虎店里剃过头的,都成了回头客

    2022-09-15 107
  • 世情故事:一直跟在我身后的姥姥

    世情故事:一直跟在我身后的姥姥

    一 五岁生日那天,姥姥要带我去买一条裙子,玫红色的。她说,我穿玫红色的衣服最好看。 这颜色太让人好奇了。有一次,我问姥姥什么是红色,她正好在切西红柿,便说西红柿是红色

    2022-09-15 93
  • 世情故事:一个网名叫“凉阶”的人

    世情故事:一个网名叫“凉阶”的人

    百里波已年届不惑,扎根洞庭湖绿苇滩的禽鸟救护站,不知不觉就是十年。有人问他为啥从城里来到这水天茫茫的地方,他仰天一笑说,父亲赐我姓名百里波,早判定了我的归宿。其实

    2022-09-15 114
  • 世情百态:两块奇石

    世情百态:两块奇石

    周日上午十点多钟,我正在家里看电视,住在同一个小区的石友老张给我打来电话,说刚淘到两块奇石,老婆孩子不在家,让我过来陪他一块儿赏玩一下。放下电话,我急急忙忙下了楼

    2022-09-15 74
  • 传世故事:一疯一魔

    传世故事:一疯一魔

    从前,热河西北面有座西云岭,岭下住着秀才张宝瑞,他单身独口,很有才学,就是屡试不第。但他人穷志不穷,科举不中,就自钻医学。那时,山乡小镇,十里二十里也找不出一个行

    2022-09-15 70
  • 传世故事:藏宝洞

    传世故事:藏宝洞

    明朝末年,龙东县县民在修建河渠时,从河泥中挖出了一块大石碑,碑上有文:“惠民宝藏,藏老莲洞中,取之修河建渠,贪者勿占,切记!”文末注:“宋末惠南使王因佑于龙东县溃

    2022-09-15 103
  • 传世故事:“海上敢死队”

    传世故事:“海上敢死队”

    明末,抗清名将史可法兵败殉国之后,他的部将康定率领余部南下福州,孤军作战,不幸阵亡。这时强敌压境,军心涣散。就在这危急关头,康将军的夫人康三娘高举义旗,继续抗战。

    2022-09-15 98
  • 故事会:北大荒的野生动物

    故事会:北大荒的野生动物

    当年我是知青,在一师一团,地处最北边陲。北大荒的野生动物中,野雉多,狍子也多。狍子天生是那种反应不够灵敏的动物,所以人们叫它们“傻狍子”。当时,我在连队当了两年小

    2022-09-15 104
  • 故事会:母亲节的歌

    故事会:母亲节的歌

    我出生后一个多月,被人在台湾新竹火车站发现了。车站附近的警察找到一位会喂奶的妇人给我喂奶,等到我吃饱了睡去,又将我送到了新竹县宝山乡的德兰修女中心,负责教养我的是

    2022-09-15 206
  • 故事会:登山历险记

    故事会:登山历险记

    我漫长的登山历险中,有好几次奇迹般死里逃生的经历。 我曾经遇上一场雪崩,被拖行了200米,死神没向我招手;我的一个友人,在同一场雪崩、同一个地点中送命

    2022-09-15 202
  • 故事会:运粮计划

    故事会:运粮计划

    宋仁宗天圣十二年(1034年),由于西夏王李元昊发动叛乱,致使京都汴梁粮仓空虚,粮食紧缺。一时间,汴梁城内粮价飞涨,百姓人心惶惶。 京都所需粮食全都来自南方各州郡,南方

    2022-09-14 113
  • 故事会:稀世珍宝夜明珠

    故事会:稀世珍宝夜明珠

    1928年夏,时任国民革命军十二军军长的军阀孙殿英,以军事演习为名,在地处河北遵化县境内的清东陵方圆30里内实行戒严,先用炸药炸开了慈禧太后的定东陵,又掘开乾隆皇帝的裕陵

    2022-09-14 136
  • 故事会:寻找“王同志”

    故事会:寻找“王同志”

    1943年,我13岁,任村儿童团团长。这年深秋的一天午后,常驻我村的抗日区政府的刘建区长把我叫到他的住处。当时,屋内还有一位四十多岁的王同志(平常称他王交通)也在,刘区长

    2022-09-14 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