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沧桑:先祖别离,数经庚子劫 后代重逢,再续百年缘(46)
庚子诺
黄根彪喃喃地道:“朱主任,我知道你是一个好人……”
朱巧珍道:“我是什么样的人,各人自可评判,你可以信任我,也可以怀疑我。你可以怀疑任何人,请不要怀疑一个医生。你不是想转院吗?那是你的自由;作为医生,我却要给你一个忠告:新冠肺炎疑似病人太多了,如今住院都要排队,哪家医院都一样。你这种情况,在外面耽误一天,病情可能就无法控制了。该说的我都说了,你要是还想转院,让袁警官现在就替你办出院手续。”
黄根彪急忙道:“我不转院了!我不转院了。朱主任,当年是我对不起你,请你原谅我,求你一定要治好我的病。我不想死,我还年轻,我要活下去啊!”
第十回 恩人雕像引关注 朱黄两家终相逢
朱巧珍的开诚布公,让黄根彪十分感动,他完全信任了朱巧珍。那天,朱巧珍又到病房里给他看病,看见黄根彪的动脉氧饱和度是92%,正常人的血氧是95%—98%,便吩咐范正清给黄根彪开了高流量吸氧,希望改善他的血氧浓度。
朱巧珍回到办公室,这段时期的经历,许多病人看着好好的,治着治着,轻症突然变成重症,首先是呼吸衰竭,不得不插管。到了插管的时候,病人的各种脏器也早已衰竭,生存的希望就非常渺茫了,最后不治而亡。这个变化是怎么发生的都不知道。这段日子死去的病人太多了,触目惊心,让朱巧珍感到害怕。
朱巧珍把范正清叫来,要他每天都要给黄根彪检测肺功能,黄根彪的VT、ERV、IRV和RVTLC、MMEF等值每天都在降低。这就是说,黄根彪尽管血氧浓度上去了,他的肺功能却越来越差!
怎么會这样呢?
朱巧珍突然想到一个医学现象:吸气努力。
病人由于肺部功能受损,肺部的氧气浓度不足,会使劲吸气。持续的吸气努力,会加速损伤肺部。即使是在做高流量吸氧或者无创吸氧,病人也还得不断努力吸气。血液中的氧浓度虽然上去了,却没法控制病人自己吸气的努力,肺功能还在继续受到损伤。并且越来越严重,最终会发展到呼吸衰竭。
黄根彪似乎也在重复这种现象。朱巧珍不禁为黄根彪担心起来。
朱巧珍查了一下外地的经验介绍,别的医生似乎也注意到这个现象,所以有的医生就提出,何必等到肺部严重损伤局面失控再插管抢救?早插迟插都是插,我们何不提前干预,提前插管,肺功能少受些损伤,岂不是好?
迟插不如早插,这个想法让朱巧珍两眼一亮。
范正清听说要让黄根彪提前插管,吓了一跳。
范正清道:“朱主任,提前插管风险太大。我说的不是技术风险,而是责任风险。诊疗指南写得明明白白,对于呼吸困难障碍的病人,第一步是标准吸氧,第二步是无创吸氧或者高流量吸氧,第三步才是插管。你第一步第二步都没走,就跳到第三步。插管也是手术,也有不少风险和意外:有可能引起呼吸心跳骤停、急性气道阻塞、细菌继发性感染。在正常状况下,发生这些意外,医生是免责的。你现在突破指南规定的程序,提前插管,要是发生这些意外,家属追究事故责任怎么办?”
相关阅读
-  
             上海故事:温情老韩买了新房,要搬家,于是一大早来到街道拐角处,那里有一个自发形成的民工集散地,什么样的工种都能找到。 老韩的电动车刚一停下,“呼啦”一下就围上来好多人,个个一脸渴 
-  
             火车司机的礼物他是个火车司机。坐在驾驶室时,火车飞速行驶在铁轨上,他总是全神贯注。而只有走到马头镇的岔路口,他才会朝旁边的一片村庄看一眼。那是个小村子,高地上有一排红砖房。他先是 
-  
             迷路总比无路好古保祥 有一位喜欢野外探险的人,一次在乞力马扎罗山迷路,和同伴走散了,在一片大森林里过了一个晚上。不敢在地上栖息,他选择了在树上,渴了吸树液,饥了掏鸟蛋。整个夜晚,他都与 
-  
             致命无弦琴演奏家坠楼 “玉女歌手安冰,偕绯闻男友、青年小提琴演奏家洪加,赴晋城新视界大剧院举行个人演唱会。”这个消息让刑警小王高兴坏了,他不仅是安冰的“粉丝”,也是洪加的“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