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散文:记忆中的龙港(2)
潜蛟可与魂游
今年9月初,我受龙港市委宣传部之邀,再次来到了龙港,试图找到打开认识龙港、理解龙港的金钥匙。在龙港参观了三天,蓦然,我的脑海里蹦出了我那首小诗的另一句“潜蛟可与魂游”,嗯,谁是潜蛟?凭浮光掠影的参观和那些展馆罗列的成就,就发些啧啧的赞叹,那显然是非常容易的。但那于人又能有多少认识上的价值与理解层面上的洞察与发现呢?如果没有理性的升华与精神的结晶,发些廉价的赞扬又有什么意思呢?!人常说:人杰地灵。那么,龙港历史上有过一些什么样的名人呢?也许从他们的事迹与秉性中,我或可以寻得龙港人身上的精神之一二吗?他们是否就是我要寻求邂逅的“潜蛟”?我想与之魂游共历一次历史,以期获得认识上的真知灼见。在市作协主席倪宇春的引领下,我“潜入”了龙港的往事,怀着仰望敬慕的情感,向一个个远逝的大先生的灵魂进发……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龙港历史上从政的名人不多,能数上名号的有两位,虽然都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有胆有识,敢作敢为,但却仕途不佳,几乎都是“出师未捷身先死”。一个陈尧英,有“平阳豪士”之称,初始给宋高宗皇帝上折子,献过二十四道治国安邦之策和一部《兵书》,他的确得到了高宗的青睐,获召觐见。谁知却与皇上身边的小人陈与义发生了冲撞,结果皇上没见上,还被陈的几句谄言诋毁,第一个回合就被人家给打回了老家。另一个吴宝秀,更是可悲,他是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进士,官拜大理评事,按说是即刻就要飞黄腾达了,却因性情耿直,敢于斗恶,甫一上任,就大刀阔斧地处理了一批猾奸豪强,没几天就遭弹劾下台,削职入狱,后发配原籍,一年后就殁了!
嘿嘿,我这可绝不是嘲笑啊!在我看来,这两个龙港的政治头人,绝非没有治国安邦的“硬实力”,而是他俩都不是“潜蛟”,不具备在官场周游应对,逢场作戏的“软实力”,一上场就锋芒毕露,咄咄逼人,人家岂能容你呢?这可能与他们太过阳光透明而没有为官之柔术与转圜裕如之能有关,当然,我更觉得是龙港人的秉性使然。这儿的人因为山高皇帝远,再加上不乏聪明与刻苦,总以为凭自己的能力就足够了。然而,这样的想法与这股劲儿头,若用在任何一个专业领域的任何一个科目上,都是绝对没有问题的,恰恰用在封建社会的旧官场上,就绝对是有问题的了。我看在教育领域的刘绍宽和在数学专业领域的姜立夫、姜伯驹父子,就一路顺风顺水,很是平安地就入册进史,光焰千秋,而且丰功伟绩至今都在龙港人心中荡漾,并被人们口口相传,这是为什么呢?
容我再引用一遍“潜蛟可与魂游”吧!在这里,这句话又有了另外一层的意味。姜立夫与其子姜伯驹都是数学家,虽然政治家与数学家都是“家”,但此家非彼家,一个要洞悉人心,搏待人心,击败对手;一个要参悟渊薮,探得道理,不与任何人为敌。这完全是两个天地。包括教育家刘绍宽也一样,他们三人都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与搞政治的人完全不同,根本就无须费心,不用琢磨人和人心,更不用理解上层建筑与人和人的各种关系,他们属于真正的永远都在人心之外的“水下”之潜蛟。他们不直接进入政治,却在做着为政治所用的,与人才能、灵魂,最切近、最深入的事情。他们不是腾空而起的在上之飞龙,而是沉潜在静穆的深海清静处,做着别人根本就看不到也看不懂却是最显示自己才华与天赋的工作,而且还是绝对不会招惹任何人的事情。不与人交,所以没人反对;不干涉任何人的事情,故不会遭到任何人仇恨与追杀。他们积铢垒厘,以静默无声的掘进之寸功,来抵别人耀武扬威的丰功伟绩,精卫填海,聚沙成塔,“神龙不现首尾”地以“潜蛟”之姿态,来“魂游”于数学之汪洋大海,终探得令人瞩目的“明珠”而获得了世人的称颂和赞赏。
相关阅读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