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笔记:历史上的雍正帝
雍正为什么会成功

康熙一生有36个儿子,活下来的有24个。其余的是怎么死的呢?多数是出天花死的。这24个儿子他不往外封了,就留在中央政府,分配工作,你管礼部,你管吏部,你管兵部,你管刑部,你去带兵,你去赈灾,你去修河。
康熙的这24个儿子身体都非常棒,工作能力强,又各自把持一部分权位,培养出来的能力也是极强的。我曾经做过一些分析,这24个儿子,其中9个年长一点儿的骨干,放在任何一个时代,想必都是强的,即便其中最弱的太子,如果放到别的地方去,也很强。
从秦始皇到宣统,每一代都会出现夺权斗争,但像清代这样的强强相对,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惨烈的一次,即“九王夺嫡”。最终兄弟们死的死、散的散。总而言之,最后的胜利者是雍正。
那么,他为什么会成功?雍正是不是在24个兄弟里面特别优秀、特别杰出、工作能力特别强的呢?我认为他当然算强,但还不能算是最优秀的。
我在一所老年大学曾经跟老头儿、老太太们谈过这样一种感受。
假如说,诸位有一笔非常丰厚的财产,要分配给自己的儿孙。假如说你这一群儿孙都在盘算老头儿、老太太什么时候死,怎样瓜分这一笔遗产。其中只有一个儿子不这样,他到你跟前来给你捶背,说:“老爷子啊!你的健康就是我的幸福,每天晚上我一想到你的身体状况,我这个眼睛一眨,就会睁得老大,就再也睡不着觉。我真是希望上苍赐你长生不老,让你永远健康,能够永远庇佑我们。”
我问,这种情况下你把你的遗产给谁?这些老头儿、老太太一听,都笑了。
雍正采取的就是这个办法。他不去夺位,你分配给我工作我就努力工作,我要為老爷子分忧。别的孩子都在那里盘算自己的利益,我却劝你保重自己的身体。
第二个原因,雍正能解决康熙所解决不了的政治问题。
康熙一生征战,三次亲征准噶尔,有时两天只吃一餐饭,几次从死人堆里面被他的部下背出来,部下把水让给他,剩那么一块干粮,也让给康熙。在这种战争过程中,他和他的这些部下既是上下级的君臣关系,又有一点儿战友的味道。
这些人吃苦就是为了享福,那么等战争胜利以后,工资不够花,就到户部去借,借来借去就快把国库给借空了,只剩下700万两银子。借钱容易,你找他去要账,他把衣服一撕,说,你看看!这个地方,这一块剑伤,是我背着皇上从某个地方跑出来的时候替皇上挨的,那时候你在哪里?这一刀本来应该是砍在皇上身上的,我给皇上挡了。这会儿你小子来找我要账,没门!
要账的人就去找康熙,回禀说,你看我要不来账,怎么弄?康熙说,算了,这个人我知道——就变成了这样一种局面。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