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随笔:我的外婆
外婆的嘱托

小的时候,家住小山村,日子过得寒酸,挨饿受冻更是家常便饭。
为了省钱,母亲有病就扛着,宁愿忍痛下地干活,也绝不去看大夫。哥哥几次提出辍学务农的想法,都被父亲严辞拒绝。我和弟弟每年的学杂费经常拖欠,次数多了,连老师都不好意思上门催促。年幼妹妹的炼乳也时常断顿,经常用稀汤寡水的炒面糊糊代替,每每惹得妹妹哇哇大哭。为了省吃俭用,家里早就形成了一日两餐的习惯,几年都没添过一件新衣服,仿佛一年到头都处于饥饿状态之中。
看着我们日子过得难缠,外婆总会想方设法地帮衬我们。有时会用头巾拎几个馒头、包子什么的,趁着天黑送来给我们吃。有时会把她家里用剩下的化肥,或者没打完的农药,悄悄地施撒到我家的地里。有时因为家里忙,我和弟弟妹妹没人带,被锁在家里饱受委屈时,外婆总会带我们到她家,在烧得火红的炉灶前煮大豆,炒青稞,或者拿出自己都舍不得吃的几个油饼、麻花或烧饼,让我们填饱肚子,给我们说笑话、讲故事,逗我们几个开心。
而每逢年头节下,外婆也总会把家里做的肉菜端一小碟,有时还随身装半口袋油炸花生或糖果,悄悄送来给我们几个外孙解解馋。当然,她还经常发挥灵巧的手艺,偷偷用外公穿剩下的衣服布料,給我们几个外孙缝制几件棉袄或外褂,而我们也只在过年时才舍得拿出来穿呢!
那年冬天,一场暴雪袭击了村庄。一天早上,正读小学三年级的我,突然被冻感冒了,浑身发烫,软弱无力。父亲赶紧骑了自行车,冒着呼啸的寒风和飘舞的鹅毛大雪,送我到村卫生所瞧病。
瞧完了病,望着父亲在赤脚医生和几位等候瞧病的村民们那众目睽睽之下,即使搜遍了浑身上下的所有口袋,也未能凑齐一元七角八分钱的医药费时,那种愧疚,那种羞怯,那种尴尬,那种无奈,令人终生难忘。从卫生所回来的路上,我在幼小的心里打定了从此不再上学,帮助家里干活挣钱的念头。
第二天,我的感冒已经好了大半,可我故意说头疼得要炸了一般,身上软得像根面条。父亲和母亲露出疑惑的目光,嘴里不住地数落着:“这个刘半仙,平时总说自己能得很,这次开得药咋不灵光了呢?”
第三天一早,父亲看我好得差不多了,执意送我去上学。可我坚决不出门,还说要和父母一起下地干活。我一边振振有词地说着,一边像个大人一样扛起铁锹,大步走向后院,和母亲一起往地里拉农家肥。
看着我还没有铁锹把儿高的矮小的个头,再瞧着我那副倔强得像一头驴子的模样,父亲不禁怒火中烧,一脚踢飞了我手里的铁锹,一巴掌甩在了我的小屁股上,疼得我龇牙咧嘴地哭将起来。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