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节选:一桩巧事儿(12)
上青海
我们所去的饭店叫“三道茶”,是一家网红餐厅,会聚许多时尚的年輕人在这儿欢聚吃饭。我和小恩很快就熟了,可以说是自来熟,这应该缘于他是古影子的男朋友吧,我们不熟就都不自然了。他姓许,一举手一投足,都透出他的精明和干练。我没有叫他小恩,而是叫他小许。我觉得“小恩”这个称呼是古影子的专利。而汪红红叫他许队——到了这时候,我才知道,小许和汪红红是西宁市某区公安分局的同事(或许小许和古影子也是汪红红牵线的呢)。桌子上的菜不是豪放派的西北风格,而是小炒小炖的那种,不仅味道佳,色泽和盘盏都有看相。这么雅的一次聚餐,我突然想到了杨洋。杨洋现在怎么样了呢?情绪应该稳定多了吧?不知道她晚饭吃了什么。早知道是这样的聚会,无论如何也要叫她一起来的,顺便还能认识一下公安的朋友,对她的案子说不定会有帮助也未可知——算了,算了,感觉她像是一个事多的人,别再到这儿来个节外生枝。
席问出了一点儿小意外——开吃不久,小许突然接到一个电话,走了。临走时只跟我挥挥手,连个对不起都没说,更没说离开的原因。古影子显然有点儿不悦(或故意做给我看的),对汪红红抱怨道:“你们公安一直是这样吗?随便一个电话,就把人给叫走了?这可是下班时间!我还指望他陪好客人呢。”
“肯定有急事——我们的工作性质你又不是不知道。”汪红红说,“刑侦那边又离不开许队的,只能怪许队没有口福了。”
古影子说:“也好,没有他咱们更自由,来,咱们吃,正好讨论一下明天的计划。”
古影子问我准备待多长时间。听我说了“随便”之后,她便把下一步的安排和行程告诉了我,从西宁出发,沿G109高速一路向西,全是青海湖的景点。来西宁不能不看青海湖,看青海湖不能不吃青海湖的鱼。看风景,尝美食,是主要活动,所以不急着赶,在黑马河镇住一晚,主要是吃鱼。晚上有个月光聚会,品小吃,还有弹吉他、唱歌和献哈达等活动和仪式。在黑马河镇的活动是红红的人脉。古影子在说到这里的时候,汪红红谦虚地笑笑。之后,就是第二天,到达海西首府德令哈,中途可以看看日月山。在德令哈的主要活动是参加古影子另一个闺蜜的唱诗会,地点就在海子诗歌陈列馆门前花园里,馆长也是古影子的朋友。全程都由汪红红开车。古影子还特地强调汪红红是利用了公休假来陪我的。我隐约地觉得,她这话有所特指,为了陪我,专门休了假,意思是特别重视呗。也许呢,并没有其他意思——显而易见的,如果古影子的男朋友许队不能和我们一起同行,她必须要带一个女伴,而有着警察身份的闺蜜汪红红是最合适的人选。席间,自然说到了古影子的音乐工作室,说到了西宁的音乐人和他们的一些趣事,更是说了她自己的远大理想。在这些话语中,自然会涉及小许,涉及他忙碌而辛苦的工作。汪红红会适时地插播古影子和小许恋爱中的许多糗事,她们的笑声也就自然而鬼魅了。我有时候能感受到她们所讲的趣事的笑点在哪里,有时候感受不到。但我喜欢跟着她们一起傻笑,一起分享她们的快乐。
相关阅读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