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鉴赏:对土尔扈特部落乡亲们的缅怀(4)
父亲乌兰夫与中国航天事业的
塔旺嘉布身上的故事不少,他是土尔扈特世袭王爷,解放前还是被国民党政府委任的额济纳防守司令部中将司令兼额济纳旗旗长。1949年和平起义后,继续担任额济纳旗旗长至今。塔旺嘉布的长子额尔敦格日勒,1948年17岁时就被国民党委任为额济纳防守司令部少将副司令兼副旗长,父子二人共同主政额济纳旗。1949年和平起义后,在塔旺嘉布的支持下,继续担任副旗长的额尔敦格日勒积极上进,很快就加入了共青团,并多次申请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因阻力不小未获通过。阿拉善和额济纳划归了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不久,乌兰夫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把专门从东欧进口的两台华沙牌轿车,赠送给了阿拉善旗王爷达理扎雅和额济纳旗王爷塔旺嘉布,并指示巴彦淖尔盟盟委书记巴图巴根和副盟长郭德全做介绍人,吸收额尔敦格日勒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塔旺嘉布王爷激动地拉住巴图巴根的手说:“请转告乌兰夫主席,我儿子入党了,我很高兴,把儿子交给共产党,我放心了!”父亲乌兰夫定下决心,把这个首先说服土尔扈特部落牧民搬迁的硬任务,就交给塔旺嘉布父子二人!
1958年3月初,父亲乌兰夫把內蒙古自治区和巴彦淖尔市的主要领导叫到北京,传达了中央的决定。父亲说道:“党中央、中央军委已经决定在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境内修建导弹靶场,这是我们内蒙古的光荣和骄傲。但是导弹靶场保密要求高,要划定严格的军事禁区,禁区内不能有老百姓,青山头一带的旗府机关和人畜都要搬迁。我们的旗府机关好说,不许拖泥带水,说走必须走。但是,额济纳旗是土尔扈特部落的领地,牧民在这里定居快200年了,需要我们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父亲说:“塔旺嘉布是爱国王爷,深明大义,只要跟他说清楚道理,他会通情达理的。他还一定会协助我们动员牧民搬迁的。”巴图巴根告诉父亲,1956年下半年,中央把额济纳旗重新划归内蒙古自治区不久,根据父亲的指示,巴彦淖尔市党委把额尔敦格日勒吸收到了党组织。塔旺嘉布父子二人主动与巴图巴根做了一次推心置腹的长谈。塔旺嘉布说,1949年9月,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一战拿下兰州,盘踞在西北的马家军惊恐万状。国民党甘肃省主席马鸿逵几次电催塔旺嘉布,立即举家南迁到广州或者台湾,中将司令的待遇不变,但是塔旺嘉布父子不为所动。塔旺嘉布愤愤地说,当年,北洋政府之所以把阿拉善和额济纳划归甘肃,就是想利用西北“三马”的势力“以回抑蒙”,以此达到割裂分治蒙古民族的目的。二十多年了,我们土尔扈特人早就受够了他们的压迫,傻子才会听信马鸿逵的鬼话!那么,塔旺嘉布王爷为什么最终选择了和平起义,投向了新中国的怀抱呢?塔旺嘉布王爷对巴图巴根说,别看我们土尔扈特人生活在大漠深处,对外面的世界却了然于心。1947年5月,我们听说了共产党在兴安盟的王爷庙建立了内蒙古自治政府,就对这个新政权的一举一动开始高度地关注了起来。最让我们感到震撼和动心的是你们共产党在内蒙古牧区提出了“三不两利”的政策,让我们土尔扈特人看到了自己生存的未来和希望。1947年10月8日,中共中央颁布了《土地法大纲》。这个大纲在解放区一经推出,极大地激发了广大翻身农民的积极性,有力地推动解放战争的顺利实施。但是,在草原牧区套用内地农村土地改革的办法,划阶级、斗牧主、分牲畜,很快就出了问题。牧区里人心惶惶,牧主设法外逃,牧民也拼命宰杀牲畜。仅一个昭乌达盟地区,短短的几个月的时间,143万头牲畜就猛降到了80多万头。针对这些“左”的做法,乌兰夫根据畜牧业的生产特点和牧区的实际,提出了“草场公有,放牧自由”和“不斗、不分、不划阶级”“牧工牧主两利”的政策,要求牧区必须“人畜两旺”。这个政策的提出,不仅一下子把牧区的人心稳定住了,还盘活了草原畜牧业的发展。“三不两利”的政策,得到了党中央的肯定和内蒙古牧区各界的衷心拥护。牧区稳定了,生产发展了,父亲乌兰夫组织内蒙古自治政府向辽沈战场和平津战场提供了上千万吨的后勤物资,派出4个骑兵师直接参加了两大战役的作战行动,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增添了举足轻重的战略筹码。巴图巴根对父亲说:“乌兰夫主席,塔旺嘉布告诉我,解放后这几年,土尔扈特人亲身感受到了共产党的‘三不两利政策为他们带来的生活福祉。我相信您没看走眼,这一仗,塔旺嘉布父子二人,一定会去带头冲锋陷阵的!”巴彦淖尔盟盟委书记巴图巴根说对了。几天后,额济纳旗旗长塔旺嘉布王爷,和他的儿子额济纳旗副旗长额尔敦格日勒,父子二人同心携手,为了导弹靶场的及早开工建设,真的义无反顾地做起了动员并组织土尔扈特人迁移故土的工作。
相关阅读
-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