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散文:汉家女的命运(3)
汉家女身上的烟火气
反战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作者在不知不觉中把反战思想通过一位女性人物表现出来,无疑是在对十月怀胎的礼赞。女性,如果把她的角色转移到母亲身上,她的伟大和闪光点无与伦比。孩子是从母亲身内掉下的肉,从呱呱坠地到嗷嗷待哺,这种过程是艰辛的。汉家女从那些受伤的士兵中,看到了自己的儿子,她对战争的痛骂,是有切肤之痛的。
如果前面描写只是为汉家女这个人物做铺垫,那么接下来的情节就令人思考了。就在汉家女骂人的时候,骂着骂着“走嘴”了。“不是自己的娃,不知道心疼是不是?人都伤成这样了,还不快点儿抬下来!×***!……”这些骂声刚好被来看伤员的一个副政委听到,副政委气了个脸孔煞白,立时就朝她训起来:“你在胡骂什么?!你还知不知道这是战场?听着!马上给我写检讨!不然,小心处置你!”她被这顿训斥吓得有些呆。但当天晚上,她一边写着检查,一边挺不满地嘟囔:“哼!为几句话,就训这么厉害?”
这个细节的处理我无需赘言,因为这个细节把小说推了一把,汉家女通过这场战争,用自己的眼睛告诉了大家一个亦不能改变,也无法改变的现实。有战争就有伤亡,有伤亡就有悲痛,这种悲痛放在一个大环境里,可以用数字代替,但是摊到个人身上,就算是数字一,也是痛彻心扉的。
小说的魅力在于人物刻画,人物的刻画在于其思想深度,这种不显山露水式的描写,可以说是一铁锹深到泥土里,翻出来的是湿漉漉的味道。这种味道与我们是亲切的,是自然的,也是令人回味思考的。
在汉家女的身上,没有虚无缥缈的描写,一锤子一个声音,在这种声音交替中,读者领略了情节的跌宕起伏,以及人物对战争的认识和震撼。
接下来作者设计的这个细节,尽管本人不太认同,但放在这篇小说里,是“抑扬顿挫”。汉家女在洗澡的时候被偷看,这事如果发生乡野或者某个学校,或许好接受,但发生在部队,而且是一个即将出征的战士身上,就令人咀嚼了。通过这样的细节处理,我们也看到了作者的用笔大胆。在小说快要结尾的时候,作者抛出了这么个炸响,是有其特殊内涵的。尽管偷看事件发生得突然,处理得迅速,从小说自身出发,这里又没有什么不妥之处。第二天将发生什么,会发生什么,都是未知,在这种未知中“人”存活的意义又是什么?作者给出了一个含糊的答案,或许是有意让读者来处理。
在有限的生命里,该做什么样有意义的事情,怎么样才能让自己不留遗憾,活出人生精彩的篇章,有些可以自己做主,有些非自己能做主。汉家女,她不知这场战争因何而来,她也不知自己会和这场战争发生关联。就在她为自己“级”的时候,许多事情在自然非自然中发生变化。
相关阅读
-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