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随笔:我的三叔是革命老一辈(2)
三叔
他特别希望堂姊妹三个当中,有一个是小伙子。我们家是三个男孩儿。两家人在一起,曾经开过玩笑,说要把三叔家中的一个丫头和我家换,换一个小伙子,但不知道为什么最后没有这样做。现在我们终于懂了,因为他小时候就体会过母子分离,深深晓得,骨肉分离是永远永远的痛。
三叔一生,为人低调,做事认真,他是退伍军人,是共产党员,后来在生产队也曾负责过一段时间。公家的事情,不管大事小事,他总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冲在前头,做在前头。估计好多人都不晓得,三叔的病根子是年轻时留下的。他和我们说过,当年生产队大集体劳动,一帮人在大场上一起抬脱粒机,由于他用力过多,吃力太重,得了胸崩,肺部受伤,出现气泡。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心口经常隐隐作痛,呼吸困难。随着年纪逐年增长,病情逐渐加重。走庄子上跑一圈儿都感到疲劳,吃不消,经常是坐在家里,喘粗气,淌虚汗。最后这几年,他不得不靠吸氧维持基本活动。
三叔没有做过大干部,没有多少惊天动地的成绩,但是,在他病重期间,步凤镇政府、人武部、乡村两级组织,不少领导干部登门看望。他去世后,房子外头的花圈一直摆到马路边上。
三叔,虽然您在这个地方只生活了63年,但是人们不会忘记您。大家一定还会经常谈起您,无论在我们吴家,还是在步凤的王家,曾经有这样一个命苦命也甜的革命老一辈……
相关阅读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