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阁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散文小辑:幸福之河的鱼(3)

2022-09-16 19:56:16 来源:文言阁 作者:admin
导读:-1,散文诗乡我曾游, 无心补硒少年头。 青龙河畔柳仍在, 柳丝不系旧时舟。 有诗,有酒,有雨,有二十六年前旧景重现,我的洄游便更有滋味起来。 禾丰

-1

散文诗乡我曾游,

无心补硒少年头。

青龙河畔柳仍在,

柳丝不系旧时舟。

有诗,有酒,有雨,有二十六年前旧景重现,我的洄游便更有滋味起来。

禾丰现在的全称是禾丰布依族苗族自治乡,它昔日所辖的两个公社:龙广和哨上,如今改为南江苗族布依族自治乡。一分为二,可能便于管理。二十六年前我曾走遍这几个公社的土地,去应征新兵家中逐一走访,为此我写过二万余字的《开阳手记》,详尽地记录了1978年1月5日到3月7日接新兵的过程,也顺便记下了一系列有趣的地名:懒板凳、鱼上坡、石猫,还有关于龙广地形的民谣:“龙在山顶望,金鸡配凤凰。脚踏狮子背,天鹅抱蛋卧两旁。”凤凰寨如今成为旅游胜地,而且是从青龙河一路漂流下去的终点站。晚饭毕,同行的伙伴为了满足我的洄游,专门驱车走到龙广,在凤凰寨远眺,居然有大批白色的鸟儿栖居在寨中树林,像鹤像鹭,但更大的可能是白鹇,我曾在湖南一处山寨见过大群的白鹇,捡拾过它们美丽洁净的羽毛,观察过它们与人类和睦友好的生活。此处凤凰寨的白鹇,与湖南相类似,它们是山寨的福音和吉祥物,二十六年前未曾相见,此番相见真是缘分,只是暮色迷离,有些看不真切。

回到开阳县城已是夜间10点过,匆匆放下行李,去寻找惦念许久的李所长李文轩。也巧,他正住在宾馆对面,由他在中学执教的二儿子领着,我们终于见面了。李所长今年居然八十七岁了,他和老伴儿见到我异常高兴,当年聆听我恐怖故事的女儿一家也在,外孙子已是贵州大学的学生。岁月流逝二十六载,我的洄游抵达李所长温暖的家,重听他不改的南阳乡音,听他一声声叫着“高排长”,重品开阳的富硒茶,我的心一下子放松了许多。

第二天又走禾丰。第二天是当地一个特殊的节日:布依族的“六月六”。其热闹程度堪与内地的春节相比,有舞龙、舞狮,有斗画眉、扭扁担,还有乡政府举办的大型歌舞节目。雨自然早就停了,仿佛这开阳雨成心跟开阳人逗了个闷子。太阳热辣辣的,坐在烈日下看演出,反倒怀念起昨天的雨来了。演出是朴素而又深情的,尤其是苗族少女少男們的“跳圆”,土司山寨马头寨民们的花灯,还有开阳教师们的大合唱,都呈现出一股罕见的朝气和热情,这气氛是我二十六年前所未曾感受过的。那年的春节过于寒冷,也由于刚刚粉碎“四人帮”,人们对于传统文化和民间民族文化还视若畏途,加上物质生活的相对贫瘠,1978年在开阳过的春节,除了喝过几顿大酒之外,真的比较平庸——这次赶上布依兄弟的大节“六月六”,算是补了我的一次人情,也是洄游的意外收获。当然不仅如此,在这一天,我在马头寨找到了一位当年的退伍战士,现在的乡村医生宋升鹏,他的侄子当年是我带走的一名新兵。宋升鹏的生活条件不错,宽敞的房子里摆着各种药材。女儿带着一位山东小伙子刚从河南开封回来探亲,家中有电话,种着七亩田地,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儿。只是见面之后都感叹起岁月无情催人老,我与升鹏同庚,但他明显有些老态,土里刨食的农民,不经老。

相关阅读

  • 旧故事:父辈们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