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随笔:美食是与生活的所有乐趣相随的(2)
齿间
或许可以这样理解,美食是一种艺术,是食文化中积淀最深的地方,但是美食并不一定是名食,雪菜豆腐汤未必是名食,豇豆炒茄子未必是名食,然而只要赋予它们一定的情感意蕴于其中,同样可以成为美食。
1989年,我在洮西乡挂职乡长助理,乡里几个主要领导经常聚在一起,弄个韭菜豆腐汤、雪菜烧小鱼、油炒萝卜干,热热闹闹,边吃边聊,许多重大事情的沟通在饭桌上就轻松解决了。后来我调任另一个镇任分管工业的镇长,走村人户也常常喜欢在老百姓家随桌便饭,有时甚至我自己下厨房为大家炒菜。许多工作上的难事麻烦事在简单一顿饭中就形成共识,拿出了解决方案。逢年过节群众也送些自己酿的米酒、晒的莴苣干、咸菜给我。这些食物虽不值几个钱,更多的还是包含着极富人间烟火味的一种美食——人际美,这可能也是美食的魅力所在。当时有个砖瓦厂由于管理环节出现问题,开了砖头票,老百姓付了款却拿不到砖。其中一位退休老教师的儿子砌房子结婚,没提到砖,只能暂住女方家,三年过去了,小孩儿都会走路了,砖头还是没拿到。我知道后就到砖瓦厂督工,让厂里把砖发给了老教师,并且立下制度,砖瓦厂每天出窑的砖,必须依开票时间的先后全部兑付给群众。我每天都派人去查落实情况。有天休息日,我要回城,老教师的儿子端了只瓷缸找我。我打开一看是一只油旺旺、香喷喷的红烧糖蹄(猪肘),便婉言谢绝了,谁知老教师的儿子说:“这是我们家养的金坛小米猪,昨天杀了,父亲亲自下厨按当地的传统制作方法精心做的。”无论如何让我带回城里和家人共享,这是他老父亲的一片心意。我捧着瓷缸,内心被深深地感动了。为老百姓办事本身就是干部的一种责任,老百姓却用如此朴素真诚的敬意来回报你,我感觉这就是美食最具现实主义的文化结晶。
此后,我也没少品尝过各类美食,然而瓷缸里的“糖蹄”给我齿间留下的,超过了任何佳肴美味。生活有源泉,美食岂不也应该有一个原由吗?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