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随笔:爱,不必卑微
爱 不必卑微

老叔走路的姿势让我难忘。他小时候患小儿麻痹症,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走路时左脚迈得很困难,脚尖搓着地面。奶奶总是大声地骂他太费鞋子,他总是躲在角落里默默地抹眼泪,像受伤的小动物。天气那么凉,他穿的是露脚尖的鞋,周围的邻居见到他,边看热闹边对他指指点点。
老叔学习特别好,他读的书也很多,每次爷爷进城,老叔都会递给爷爷一张小字条,写着书名。他有一大柜子的书,都是他的宝贝。老叔曾经考上了城里的重点高中,但不多久就回来了,爷爷一见他这样子,就跑到门背后拿起烧火棍,劈头盖脸地向他打去。他一点也不躲闪,爸爸冲上前去抢爷爷的烧火棍,弄了一脸黑,我在一旁拍拍小手笑,老叔扑通一下跪在了地上大声喊:“打死我也不念了。”
爷爷那时是镇上的干部,还是有些人脉的。没多久,就将老叔安排到我们镇中心小学,当一名民办教师。老叔平时喜欢读书,而且不是什么体力劳动,教小学的这些知识,老叔完全没有问题。老叔穿一套浅蓝色中山装,衣兜上面别了一支他心爱的钢笔,那个年代钢笔是身份的象征。
每逢过节,老叔手里都拎着学校发的东西高兴地回家,有时是肉,有时是油,有时是水果,老老实实地交给奶奶,却还是常常被骂几句。那时我还小,觉得奶奶一定是老叔的后妈,不然怎么会这样对待老叔。
直到长大些,妈妈才和我说,奶奶生老叔时难产,差点要了命。原来父母对子女们也是有偏见和偏心的,亲人之间也有世态炎凉。老叔待我也是极好的,每次发工资都会给我买水果糖、糕点、冰棍,那时我还是很开心的。老叔一直是被家里忽略的人,兄弟姊妹没有人关心他,都希望离他远一点,免得给自己找麻烦。后来,我也会像其他人一样,有意无意地躲着他。
我七岁时,上学前班,教室是露天的,小树上挂上一块黑板,几张大长条的桌子,自己准备小板凳。老叔成了我唯一的老师,私下里我们叫他“三瘸子”。老叔教课十分认真,一点都不含糊,他从口袋里掏出一本翻得破皮的小人书来,开始給我们讲《小英雄雨来》。那是一册薄薄的连环画,故事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少年雨来,为了掩护交通员李大叔,机智勇敢地同敌人作斗争的事。老叔讲得异常生动,等我们差不多把小人书的故事背下来了,他再拿来另一本小人书。那时学前班没有什么教材,小人书当教材是老叔的一大创意。课余时间,他还给我们表演一下口技,比如那个喘着粗气、冒着白烟的火车,我们全都屏住呼吸,焦急地等待火车出现。
久而久之,老叔教过了一年级数学,再教二年级语文,接着又是三年级音乐,他在咿咿呀呀地领唱,孩子们既喜欢他的课,又嫌弃他。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