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节选:不一样的三国故事(5)
三国故事
曹操本想就把荀彧当作一枚独一无二的棋子,让他在棋盘上给他稳坐中军帐,替他看家护院,无奈这枚棋子是有感情、有情怀的,本身就带着自己的使命,他要支撑的是汉家的朝廷、刘家的天下。
汉建安十七年(212 年),在曹操的授意下,谋士董昭等人开始营造舆论,说曹操应该晋爵国公、加封九锡——九锡即九种尊崇的待遇和器物,根据《礼记》,具体包括九种特赐用物,分别是车马、衣服、乐县(定音、校音器具)、朱户(红漆大门)、纳陛(殿前特别的台阶)、虎贲(守门之军虎贲卫士若干人)、斧钺、弓矢(特制的红、黑色专用弓箭)、秬鬯(供祭礼用的香酒),这是帝王对臣子的最高奖赏了。加九锡,意味着比丞相地位更加高贵,权势基本上接近皇帝了。为得到这个特殊的功勋,曹操还专门秘密地向荀彧咨询此事。荀彧认为,曹操本来兴举义兵的目的是匡扶朝政、还天下太平,应该继续秉持对大汉的忠诚,守住退让的底线。荀彧还劝董昭他们,如果大家还自认为是君子的话,就应该“爱人以德”,不应该劝曹操再进一步。因此,曹操对荀彧有些愤愤不平。
同年,曹操发兵征讨孙权,让荀彧到谯县劳军。荀彧到达之后,曹操乘机把他留在军中,并且封荀彧为侍中、光禄大夫,持节,参丞相军事。曹操军队进至濡须,荀彧因病留在寿春(今安徽寿县),不久忧虑而死,年仅五十岁,谥号敬侯。
荀彧死了,荀彧推荐的一群谋士、干才还在继续为曹操效力。其中包括荀彧的女婿陈群,和对荀彧执弟子礼的司马懿。
第二年,荀彧尸骨未寒,曹操晋封魏公,在大汉帝国的疆域内建立了一个国中之国。
“太祖馈彧食,发之乃空器也,于是饮药而卒。咸熙二年,赠彧太尉。”(《三国志·魏书十·荀彧荀攸贾诩传第十》裴松之引注《魏氏春秋》)从小喜欢捉弄人的曹阿瞒,在荀彧临死之前也要出个谜语让智慧超人的他猜猜看。这一情节虽不见正史,但也符合曹操的个性。关于这个空空如也的食盒,历来有各种解释。有人猜,是曹操要荀彧从此闭嘴,不要再插手他称王的事;有人说,曹操送他一个空食盒,是想表明荀彧对曹操已经没有用了,让他自己想明白。更多人认为,比较合理的说法是曹操想告诉他,你一直想守护匡扶的汉室已经不存在了,你一直认为自己吃的是汉食、拿的是汉俸,这些其实也早就没有了。
无论怎样,荀彧死了。很多人都宁愿相信,是他自己主动寻死的。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在变天之前他要以一个汉臣的名义干干净净地离去。在这件事情上,他一定也是经过了精心筹划,用了很深的计谋。这一次计谋的对象不是他以前帮助曹操对付的那些敌人,而是自己的主公曹操。这一次,荀彧是赢家。但历史是曹操授意陈寿写的,在《三国志·魏书》里,荀彧名列谋士榜第一名,和荀攸、贾诩一起默默地躺在一起,无论他愿意不愿意,反正他再也无法争辩。
相关阅读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