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随笔:谜一般存在的老子(2)
老子姓李(外一篇)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人不能逆天而动,凡事要顺势而为。人不是万能的,天道自有其规律。一时一事一地,或有外来变数,但放眼宇宙,人在其中,尘埃一粒,再怎么折腾亦无法改变宇宙之根本。人最终只能去顺应自然,而非去征服自然,破坏自然者必然难逃自然之惩罚。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人有远大的理想是好事,人有宏伟的计划也不是什么坏事,但你千万不能忘了,难事要从容易处着手,大事要从细小处做起。现实生活中,一个人要想走得远,就一定要走得稳。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人之在世,难免会与宠荣辱患相交集。宠则喜,辱则忧,得则乐,失则苦,原本也很正常,但过于看重荣辱得失,甚至把它看得比自身的生命还重要,那就大错特错了。岁有春夏秋冬,月有阴晴圆缺,人生亦有风风雨雨,人在凡尘,但凡身外之物,若能以平常心待之,甚好。
一个普通人从老子的《道德经》中可以汲取到智慧与力量的字句,俯拾即是。只是,这些智慧之果是非常需要用生活之水去咀嚼和活化的。
老子姓李,老子讲理,老子天下第一,此言诚不虚也。
老子是个孩子
人在孩童时,总是渴望一觉醒来就可以变成大人。但是,人在真的长大成人后,却幻想自己如果可以返老还童那该有多好,永远做个小孩,甚至永远做个躺在父母怀里的婴儿。婴儿之态乃世间至纯至真之态,没有烦恼,没有压力,更没有算计。
只是,这世间之事有时甚是奇妙。一个人最向往的东西,一般恰恰是最没有希望实现的事情。
两千多年前的老子,道德文章天下第一,亦不能免俗。老子的时代应该是风雨飘摇的,百姓的生活更是朝不保夕的,否則他就不会一天到晚幻想着:“小国寡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个多美呀,简直是桃花源里的桃花源。但,理想与现实往往是相反的,老子应该只是闭上眼睛想得美。他当时所面对的真实的社会状况,却很可能是老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流离失所,战祸不断。
闭上眼睛与睁开眼睛,冰火两重天。老子的内心无疑是痛苦的,一种随时可以想象得到却永远无法触摸得到的深深刺痛。但他帮不了什么,更改变不了什么。他的情感,要么可以在酒的汪洋里纵横捭阖,要么只能在文字的桃花源里肆意挥霍。
或许,这就是老子的文字为什么两千多年过去了,还一个个的如刻刀凿石般,深刻而隽永。
老子的境遇应该是暗流涌动的,社会的天平更是隐象环生的,否则,他就不会一声声地咏叹:“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
相关阅读
-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