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散文:山的名字(6)
牛天岭上向家村
如何充分发挥牛天岭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地理环境优势,开拓新兴产业,向家村党支部和村委会,通过反复研究、论证,决定构建领跑新时尚、美丽山村行“农业+体育+旅游”的综合发展新模式,在很短的时间就修建好了亲子乐园、太阳湖游船中心、水上乐园、骑行观光游道、户外拓展训练基地、美味落农家、荷花鱼基地。先后成功举办了马拉松比赛、自行车比赛、钓鱼比赛,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向家村很快就成为远近闻名、最具人气的乡村旅游景点。向家村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成功实践,带动了周边6 个村共谋发展乡村旅游的热力。我看到一条从向家村出发,平坦、宽广的炒砂旅游公路,像一条墨绿色的纽带,正在把周围的乡村联成一片。
四
有梦想和追求的人,总是能创造人间奇迹,即使是在荒山秃岭或贫瘠的土地上。
向家村人当然没有想到,他们脱贫攻坚、致富奔小康的故事,会在中央电视台火了起来。
2017 年10 月17 日,这一天对于向家村人来说,是一个盛大的节日,是值得永远记忆、珍惜的光荣与自豪。
牛天岭离北京,千里迢迢,相隔万重山。向家村人,多少代都在渴望告别贫困、落后,走进富饶美丽幸福的岁月。这一天,终于来到了,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的向长江领着9 个村民代表乘高铁,坐上“复兴号”列车,带着牛天岭上种植的板栗、玉米、大蒜、辣椒和酿制的蜂蜜,满怀感恩之情,激动无比地走进中央电视二台直播厅。
他们是来参加全国脱贫攻坚“最深的牵挂”特别节目的,还在现场兴奋地接受了记者直播访谈。
在旅客接待中心,少华指着《美丽向家村》宣传册上的照片激动地说,这张照片就是这天晚上,村民看中央台直播节目的真实情景,村民们个个热泪盈眶,好像他们也来到了北京,沉浸在无限幸福和激动之中。此刻,我想起到向家村的第二天,遇到的从四川乐山嫁到向家村的媳妇张群。她告诉我,10 年前,她的丈夫家里只有破烂的房子,还没法住,只好随夫在广州打工。现在建起了新房子,她便带着两个小孩回村学校读书,过上舒心的日子。
在向家村与村干部交谈时,我知道写《海国图志》的魏源故乡,就在离向家村不远的金潭沙洲村。第三天上午,我挤出时间,去瞻仰心仪已久的魏源故居。当车子进入金潭地段,看到公路两边,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示范基地的田间,铺满了金色稻谷。我便情不自禁地回忆起12 年前,我在电影《袁隆平》中,借用辛弃疾“我见青山多妩媚,青山见我应如是”的诗句作台词时的心境。现在不是也有同样的感觉吗?我听魏源纪念馆的工作人员说:“今年的超级稻实验田通过验收,亩产达到1140.4 公斤,实现了袁老生前超级水稻亩产过吨粮的梦想。”而当年魏源在沙洲兴修水利筑“魏公堤”、种植“魏公稻”的佳话,流传至今。可见在这里创造全世界水稻最高产量的奇迹有其必然。我想一定有天人感应,这片土地有稻子丰收的遗传基因。今天,向家村同样出现的“青山见我应如是”的现实画卷和精彩生活,向世人诠释着,在向家村人的心中,青山、花草、树木是牛天岭独有的繁华妩媚;绿水、湖泊、河湾,是牛天岭流之不竭的金水银水;蓝天、白云、清风,是牛天岭造福百姓的光明、温暖和吉祥。我相信,不久的将来,祖国的万里江山也必然是这般锦绣辉煌。
相关阅读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