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阁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生活随笔:父母真的老了

2022-08-24 17:51:29 来源:文言阁 作者:admin
导读:面对陌生而又熟悉的父母,父母真的老了,老得让我有些害怕,有些陌生,甚至不敢直视他们的表情和面孔。 随着我的长大,以及女儿的成长,那个年轻的父亲不见了,在女儿眼里我成了我记忆中

面对陌生而又熟悉的父母

 

 

父母真的老了,老得让我有些害怕,有些陌生,甚至不敢直视他们的表情和面孔。

随着我的长大,以及女儿的成长,那个年轻的父亲不见了,在女儿眼里我成了我记忆中父亲的模样。我有些害怕和不安,当父亲把年轻一点点地移植到我身上,他还能剩下什么?

在我的心目中,曾经,父亲是一只圆规,小心翼翼地规划了他的一生,又为子女的前途和命运设想了一个范围和可能。母亲是一双筷子,她挑起了一家人生活的负重,又放下了光宗耀祖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如今,父母已然垂垂老去,他们站在老家门前的月山顶上,相互搀扶成一尊已然靠近西边的斜阳。慈爱、温暖地注视着他们的孩子和孙辈,这也许是二位老人这一生还能够登上的最高山峰了。看着越来越干瘪枯瘦的身躯,他们可能再也没有力气和机会抵达更高、更远、更期待的地方。

几年前,七十多岁的老父亲突然感到天旋地转、呕吐不止。接到电话以后,我急忙赶回家,背着父亲出来打车送医院。这也是我这一生第一次背起父亲,感觉很轻很轻,有些骨瘦如柴的感觉,好像有些意外。小时候,他背了我无数次,直到把我养大成人,可我还是第一次背他,并且只背了一小段的路程,他却一直在问我:“噶背得动?背不动么就放下来。”好在,经过医院检查,只是颈椎压迫神经的问题,没有太大危险,属于正常的老年病,经过十来天的住院治疗就康复了,现已经好几年过去了,也没有复发。

每个人都把小孩子看作自己的希望,希望他们能替自己完成未了的心愿,因为小孩子的未来或前途不可估量,而老人已经是大势已去,人生已定,甚至成为一些人的“负担”,所以民间才有“宁欺老来穷,不欺鼻涕童”的说法。

作家海男的小说《青云街四号》上说:“一个老人正向着王医生的诊所走去,她已走在我前面。老人撑着拐杖,你相信吗?每一个老人手执的拐杖,就是魔杖。我自己是相信的,因为我相信当一个老人需要撑住拐杖时,神已经走过来了,这根拐杖是神送给老人的。”的确如此,一个人拄上拐杖,神就来接引他了,拐杖就是神递给人类的指路棒。小说很唯美地暗示了人一旦到了需要拄上拐杖的年龄,就离死神不远了。

每每看到幼儿园、小学校门口接送孩子的成群家长,都为之动容,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敬老院门口总是空无一人。这些老人,曾經也是你生命中最关心你的那个人,现在反而成为你最忽略的,甚至成为负担人。小时候,父母在幼儿园门口等你,现在又在敬老院门口盼你……而我们呢?总是一个“忙”字就遮掩了自己所有的责任。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 旧故事:父辈们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