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随笔:改变人生的一次邂逅
邂逅方成

1985年,那年,我二十四岁。
小学没毕业的我,不甘心在家种田,又没其他的门路,只能背着一个画夹,走村串户,给人画像、画墙,以养家糊口。
我是过了正月十五出门的。画像没有固定的客户,画完一家,不知下一家在何处,我只有一路走,一路问,不敢去城市,只在鄂、豫、皖、赣一带乡村流浪。
到了四月下旬,我画到了江汉平原一带。一天,我正在一农家给已逝世的老人画遗像,天空响起了布谷鸟的鸣叫。“割谷插禾,割谷插禾……”那叫声一声比一声紧,像是在催我回家。那时,正是农村大忙季节,麦子要割了,秧苗要插了,我必须赶紧回家。
从江汉平原回鄂东浠水老家,要走武汉中转。那天到达武汉,刚过上午九点,可回浠水的车要下午二点才开。我想利用这个空当,去蛇山转转。
蛇山是武汉的一处风景。我上至山腰,见一古色古香的画廊前,挂着“方成漫画展”的横幅。一见那横幅,我就迈不动步了。方成是我最喜欢的漫画家,能看他的画展,是我做梦都想不到的事。
看画展要买门票,门票一角钱一张。我犹豫了一下,还是掏出钱来,买了一张。
走进展厅,我像走进了一个奇妙的世界。《武大郎开店》《神仙也有残缺》《不要叫老爷,要叫公仆》……
一幅幅构思精巧、画法精湛的水墨漫画,看得我气都不敢喘了。
我正看得起劲,进来了两个人,一年轻女子,还有一中年汉子。中年汉子身材魁梧,感觉有些面熟,定睛细看,才知是周韶华。周韶华是著名画家,时任湖北省文联主席,他创作的《大河寻源》组画正在全国巡展,各大媒体争相报道。我就是在电视上“认识”他的。
周韶华问年轻女子:“方成什么时候到?”
方成也要来!我的心都快要跳出来了。
过了一会儿,方成真的来了。他被人簇拥着走进了展厅后面的会议室。见他们进了会议室,我也鬼使神差地跟在他们后面,走了进去。
方成当然是主角,坐在会议桌中间的位置上。我胆怯地找了一个靠墙的位子坐了下来。坐在我旁边的,是《武汉晚报》漫画版的编辑王贤来先生。休会时,王先生问我是哪个报社的。我羞怯地说:“我是一个漫画爱好者。”见我背着个画夹,他又问我带作品没。我说:“只有一些信手乱画的东西。”
我刚把画稿拿出来,方成先生就发现了。他说:“小伙子带作品来了?我看看。”方成先生说着走了过来。看完我的画稿,他说:“画得不错嘛,小王,你可以帮他发表发表嘛!”
散会后,王贤来先生叫我第二天去报社找他,那个跟周韶华一起来的年轻女子也说,方成先生明天在武汉大学讲座,我可以去听听。这时,一旁的日本漫画家诧间文男,听说我喜欢漫画,当即给我画了一张漫画像。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