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阁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生活随笔:盘山小学(2)

2022-08-26 21:19:02 来源:文言阁 作者:admin
导读:磨石山下,可惜的是那座拱形圆顶房子的门一直锁着,打不开。学校那些响彻云天的过往,被反锁。不明白是管门人没钥匙,还是有些人掌握着钥匙不让参观者知道那

磨石山下

可惜的是那座拱形圆顶房子的门一直锁着,打不开。学校那些响彻云天的过往,被反锁。不明白是管门人没钥匙,还是有些人掌握着钥匙不让参观者知道那些历史。遗憾,挥之不去的情绪,萦绕在我们心头。

离开盘山小学,我们来到盘山村文化礼堂——蒋氏宗祠。这是一间跟别的地方宗祠格局差不多的房子,红砖碧瓦,白墙飞檐。立波和蒋渭渔蒋总,他们两人似乎有点别样的心情,祖先从这里迁移过去,他们总要有点追根的意思,或许里面还有他们祖先的名讳。但也仅仅有一点表露而已,毕竟太遥远了。

蒋氏宗祠的门外墙上,竖立了一座大型浮雕,浮雕上罗列了盘山村蒋氏白民国以来的名人大腕。这些人个个名扬四海,威震一方。有的是抗日名将,有的是文化大咖,有的是官场达人。这一串串名字,似乎要将整个盘山村挤爆。

在盘山村文化礼堂的盘山名人馆,我看到了国民党军中将领蒋鼎文、蒋伯城、蒋志英等的事迹介绍,我也看到了官声颇佳、政绩斐然、勤勉自律的共产党干部蒋巨峰。盘山村的气场如此强大,或许跟盘山村的历史传承有着莫大的关联,就像恬静而淡然的盘山小学一样。

在盘山村蒋氏宗祠文化礼堂里,我注意到位于宗祠天井前的戏台,不大,但戏台的两个檐角高高飞翘,犹如两只雄鹰展翅飞翔,这是否寓意着盘山村的人,那种傲然于世的人生态度。这或许是我的一个想法,但事实也正是这样。

盘山村的今天,依然有许多村民奔波于全国各地,或经商,或从政,或求学。他们当中有名成功就的,也有默默无闻的。但似乎有一个信念是一样的,那就是不管身在何处,那一口诸暨方言,无论如何改变不了。即使是像立波、蒋渭渔这样的祖籍诸暨的外地人,那一份诸暨情感却仍然存在于他们的内心。

蒋氏宗祠的门口,是一个大操场。一片红高粱在太阳底下,安然地享受着自己被吸干水分的滋味。我知道,这些红高粱不久即将被拿去酿酒,诸暨的同山烧,也像诸暨人一样刚烈、甘甜、醇厚。那种味道,就像盘山村的历史味道一样。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 旧故事:父辈们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