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随笔:两只鹅娃儿(2)
一对大白鹅
不知是鹅身太高,还是缺少材料,那两只白鹅降临我家后一直没有鹅舍。白天它们在村头的池塘游玩,晚上就随便站卧在我们家院子的一角。在池塘里或三五成群,游弋追逐,划出条条波纹,激起层层涟漪;或成双结对,交颈钟情;或撅起屁股,扎于水中觅食;或埋首于羽翼,漂浮着打盹;在地上或引颈高歌,或侧颈理羽,或忽闪翅膀抖擞精神,或搁头于脊背小憩。在下雨的日子里它们像一位威猛的卫士,在小院的雨中昂然迈步,并伴有高亢的“嘎哦、嘎哦”声,寂寥的院落终日充满着生机。
那只母鹅差不多每三天下一个蛋,但鹅蛋大极了,比四个鸡蛋还要大呢!姥下的鹅蛋大多用来换油盐酱醋等生活用品,偶尔母亲也会给我们炒了解馋。鹅蛋虽然没有鸡蛋好吃,甚至有些腥,但在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吃上一次鹅蛋也算过次大年了。然而,有一次我的小学同桌,给了我一手巾兜捡拾的青苹果蛋蛋,母亲就慷慨地拿出四枚大鹅蛋作为回赠。
那只公鹅费粮草又不下蛋,在外工作的父亲回到家总是说杀掉它算了。母亲说,单留一只母鹅挺可怜的。奶奶却说,没有公鹅,母鹅姥的蛋孵不出小鹅!于是,两只大白鹅一直成双成对地生活了三四年吧。
然而,一个深冬的夜间,我家的两只大白鹅被什么东西叼走了。院墙外石壁上留下了一道殷红殷红的血印子,我是亲眼看到了的。奶奶说是黄鼠狼叼走了。母亲却说:“黄鼠狼怎么能一次叼走两只大白鹅呢?一定是贼人偷走了,那血印子是贼人故意留下的!”
之后,那浓浓的血印子一直留在我的脑海里,直到今天。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