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随笔:灯绳,黑夜里的守护神(3)
一根灯绳
西房的木门之上有一个四方的玻璃窗,贼亮的灯光无遮拦地穿过堂屋,再通过爹娘门上那扇一样的窗,打在他们的房内。一定是半夜醒来撒尿,他们看见我不息的灯,会喊:“大丫头,快睡觉,这都几点了——”很是质疑与不满。我赶紧躺下,揪那根灯绳。有几次,疑似听到爹的脚步声在堂屋响起,慌忙中我用力过猛,竟然把灯绳齐根揪断,于是就有一夜的灯光照我。次日一早,爹起来,找了新线绳,踩在高凳子上,小心翼翼地给拉盒里穿线拴灯绳……更多的时候,随着清脆的关灯声,一腔心事淹没在黑暗中。有三两秒,能感到灯绳刚放手后那种失托,它在无边的虚空里晃动身体,像无依靠的人,摇摇摆摆,慢慢地,慢慢地,安静下来,复归垂直。
那时候,由于电压不稳,村里经常停电,往往毫无防备,会被黑暗突然袭击。习惯了亮,再陷入黑,很让我们手足无措。而每次再重新来电时,孩子们太性急,总是第一时间抢着拽灯绳,急切迎接光亮。奇怪的是往往弄巧成拙,强光如一道闪电,就听得轻微一声“啪”,家里又复归黑暗——灯泡闪了。爹于黑暗中打亮手电,左手执起灯泡,对着手电,照啊照。观察一两分钟,会无奈地说:“钨丝断了,这灯泡用了还不到两个月啊!不得已,抠抠搜搜拿出一块钱,让我弟弟去小卖部再买一个。待到光亮满屋时,爹不忘叨叨,“以后拉灯绳慢一点儿啊,慢点儿!”我和弟弟妹妹不住地点头,诺诺连声。灯光下的我们,一定也像一根根瘦骨伶仃的灯绳。我们不也是牵扯着爹娘的希望之光吗?他们无怨无悔,接受着彼时时代与社会赐予的一切,无论灾害与磨难,贫穷与疾病,悲伤与泪水。而黑夜与白天的交替中,播种与收获的奔波中,汗水与泪水的交汇中,他们总是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多苦多难,不曾绝望,不曾停下,不曾放弃。
他们是追光的人。
灯绳是黑夜的守护神,守着灯光,守着屋子,守着屋里的男人、女人、孩子。一年年一天天,一辈又一辈,深情地抚摸一双双拉灯的手,凝视和容纳着烟火人间里村人丰富的表情。世世代代,人们像犁地的牛,守着青山绿水,几亩农田,一方热炕,就把日子过得心满意足。
真是没料到,那根摸了千遍万遍的灯绳,直到有一天,让习惯拉灯的手,伸出去,再也触摸不着了。
原载《天津文学》2021年第2期
相关阅读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