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随笔:一块钱的距离
一个人的专线

从乡下搬进城里,父亲做了很长时间的思想斗争。刚来时,父亲很不习惯,没有熟人,没有朋友,日子久了,便开始想家。我安慰父亲,城市不像农村,要学会适应。慢慢地,父亲有了变化,不仅一个人出门不再迷路,他还会去大洋街拎回一些咸鱼水菜,做饭成了父亲不可或缺的必修课。
接受了城里人的生活方式,父亲跟我商量说:“我还不到六十岁,够不着吃闲饭晒太阳的年龄,你给我找个活儿吧。”父亲患有糖尿病,腿脚也不利索,本就在农村苦了大半生,享福的日子还没开始!可父亲三番五次地央求,我只好顺了他的心愿。
一个星期后,我有了准信儿,父亲可以去一家酒店的停车场看大门,月薪两千三,管吃不管住。我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父亲。晚上,父亲异常兴奋。
从我居住的小区到那家酒店很方便,花一块钱乘坐58路公交车,只要二十分钟。报到那天,父亲一早起了床,妻子特意给父亲熬了莲子八宝粥。吃过早饭,我陪父亲去了公交站,几分钟后,开往酒店的公共汽车驶了过来。
这是父亲来城里第一次乘坐公交车。我告诉他上车时要在前门刷卡,父亲用心记着。车子在马路上慢慢行驶,父亲看着窗外的人流,似乎有些恍惚。到站时朋友已经在等我,酒店安保部的领导出于关心,也碍于情面,还亲自出门迎接父亲。与朋友寒暄过,我把父亲拉到一边,叮嘱他下班后就在酒店的对面坐车,还是58路,一块钱。父亲听了直点头,蠕动着嘴唇缓慢吐出一串字:“没事,没事,放心吧,我还没老呢,知道怎么做。”
我把父亲留在酒店的门岗亭就独自离开了。中午,父亲从单位打来电话,如同汇报思想一样说,酒店的工作挺好,吃的也不错,让我不要為他挂念。挂掉电话,我心里一阵酸楚。午饭时分,跟同事坐在食堂里闲聊,看着窗外来回穿梭的身影,竟连番想起父亲。
到了周末,我陪父亲去逛商场,回来的路上父亲主动跟我搭讪,他说最近喜欢上了打太极,自己跟着门卫处的老王学了两把式。父亲还说,酒店的停车场五点钟就换班,这个时间回家太早。父亲的意思我明白。第二天,父亲明显回来得晚了些,我知道他跟着老王练太极去了。
一天下午,领导派我去调研市场粮油行情,完成最后一次走访已经错过了班车时间,我决定到江边乘坐的士。我沿着步行街匆忙走去,快要到达三号码头时,灯光下,我顿然发现有个熟悉的身影在前方不远处晃动。他迈着沉重的双脚看起来有些吃力,每走一步,双肩微缩成一条弧线使劲儿向前倾斜,佝偻的身子像一只瘦弱的虾米。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